在一年的走訪溝通調查過程中,吳迪無數次被自己看到的景象所震動,這裏的農民實在是太苦了!
他和誌願者團隊都有些迷茫和困惑,希望工程在這裏能發芽嗎?
吳迪希望山河的到來能給目前的困境帶來些許光明。
山河經過火車,汽車還有麵包車的折騰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平遠縣。
從市區到平遠縣的道路情況沒有山河想象的差,除了個別路段崎嶇不平外,一路還算平順。
跟隨山河一起來的除了兩個新加入的誌願者,還有一個攝製團隊,不僅僅是為了跟拍山河,希望工程辦公室希望能拍攝一部宣傳紀錄片,來擴大社會影響,讓更多人能參與進來。
吳迪在縣城外的路口見到了山河,幾人簡單寒暄後,便往縣城招待所而去。
這是一個很舊的縣城,道路很狹窄,兩旁的樓房很矮,給人的感覺就像它留在了十年前,路上的行人不多,自行車也少,讓人處於一種蕭條的氛圍中。
到達招待所後,攝製組趕緊忙著安頓,山河的時間很緊,要盡快的開始拍攝和助學工作。
吳迪向山河與兩位新來的誌願者介紹了他們的工作進程,並安排明天與縣扶貧辦公室會麵的事宜。
“吳哥,我到了這裏就是誌願者,不要因為我年紀小就照顧我,我能做好我的工作!”山河對吳迪鄭重請求道。
吳迪看著這個年少成名的男孩,他臉上帶著些疲憊,但眼神很堅定。
“行,你和我們一起行動,會很困難,這裏缺水,越缺水越窮,然後更缺水,已經陷入了死循環,失學兒童的情況嚴重到不可想象。往往是我們把失學兒童救助上學,幾天後又成了失學兒童。”
幾個老誌願者神色黯然,顯而易見平遠縣的助學工作進程不順。
“我們一度打算把助學與扶貧結合起來,與縣扶貧辦公室合作助學,但情況還是不好。”
“不就是因為我們的資金是專款專用嗎?他們借不到力自然配合的不到位。”
幾個老誌願者七嘴八舌的說出了困境。
吳迪看著士氣下降的團隊趕緊製止了牢騷,“好了,明天我們再去和他們談談,最少讓他們派個人跟我們去伯吏村!”
隊伍解散後,山河找到了自己的房間,條件比想象的好很多。
房間不大,兩張床分開擺在兩邊,窗台下一張陳舊的辦公桌。
床上已經鋪好了被褥,床底還有臉盆牙杯等洗漱用品。
山河放下背包,開始整理自己的物品。
“山河,我們是同屋室友,黃主任在電話中一再要求我照顧好你,有什麼困難都能跟我說。”吳迪的聲音在山河背後響起。
山河轉過身來,禮貌的回話道:“吳哥,謝謝,我既然來了,就會盡力做好我的工作,你放心我沒你想的嬌氣,我也是在農村長大的!”
吳迪讚賞的點了點頭,“這邊天氣冷,氣候幹,自己要注意!明天我們出發去伯吏村,村裏的小學是周圍十來個村子中唯一的一座。失學現象嚴重,我們這次是去回訪,你要做好準備!那裏的條件很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