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木父這一代人的大槐樹化為了灰燼,這一時代結束了;
屬於木易、木宇這一代人的大槐樹新生了,木宇、木易這一代人也進入了老年,生活的接力棒交到了雨涵、康康、陶淘新一代的年輕人手裏。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方浩和小陶再沒有小孩,沒有血緣關係的陶淘成了他們唯一的子嗣。
陶淘忘記了生育他的陶曉芬,陶曉芬再也沒有來過蟒月村,不止陶曉芬沒有來過蟒月村,葛紅以及葛紅在外麵生下的她和木宇的兒子、馬寡婦、知了和尚也沒有再在蟒月村出現過。
陶淘一直喊方浩爸爸,對於小陶他也改口了,喊小陶媽媽。
陶淘和從小一起長大的夢涵成家了,學習旅遊管理專業的夢涵成了蟒月村旅遊文化公司的負責人。當了幾十年村支書的木宇也把接力棒交給了陶淘,去年政府也給派了大學生村官協助陶淘進行新農村建設。
三伯、木宇兩代人努力讓蟒月村摘掉了窮的帽子,尤其,木宇主要是進行了村裏的硬件建設,民居改造、市場建設、滑雪場、兒童樂園,蟒月村小學、醫院確實在那個時代,為蟒月村的發展贏得了先機。
陶淘接替了木宇,目前正在上線太陽能發電項目、在綠化、美化蟒月村,在建劇團、建老年活動中心等等新能源和文化產業,陶淘還在村委會旁邊建立了蟒月村旅遊開發博物館,從鄉親們手裏收集了老照片、老物件,蟒月村旅遊開發博物館成了蟒月村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蟒月村旅遊開發博物館裏立了白興國的銅像,詳細介紹了蟒月村旅遊開發的全過程,闡述了白興國、三伯、木宇兩代人在蟒月村旅遊開發中的功績,陳列了老槐樹、老村莊、老小學、老民居等一係列的老照片,就連木宇記載蟒月村旅遊開發第一人白興國的日記也陳列在博物館裏。
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在陶淘的帶領下蟒月村會越發展越好,蟒月村的村民也會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幸福的。
雨涵、陶淘、康康將成為新時代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目睹了改革開放後,人民日子的一天天變化,也目睹和聽說了農村本村和十裏八鄉的鄉親們的悲歡離合。
本書完全是根據看到的聽到的故事改編,羞於文筆,整個構思和寫作曆經兩年多,中間多次中斷,為了完整的講完故事,更為了有個善始善終的結果,絞盡腦汁,艱難的堅持寫完了本故事。最後落筆,舒展筋骨,輕鬆的卸下一口氣,在此感謝身邊的同事在閱讀過程中經常給我指出錯別字,也感謝在番茄上默默支持我的讀者,你們的催更是我堅持到底的力量源泉。
在此鄭重聲明,所有的故事隻是為了證本書的完整,並沒有要譏笑或者抹黑那個社會群體的意思,文中人物全部為虛構。
僅以本故事獻給推動社會發展的底層勞動人民。
有緣看到本故事的人,再次懇請多多提意見。
202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