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這篇文章取名大槐樹下,是因為在農村都有一個像蟒月村一樣的大槐樹下,成為人們議論東家長西家短的地方,僅以本文回憶80、90年代的農村生活。
描述農村生活中的種種重男輕女的現實,在偏遠農村,尤其是貧窮地區,傳宗接代對於老一代農民是多麼的重要,娶妻是為了生子,。單身漢從兄弟姐妹處過繼子嗣或者收養男孩來實現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夢。
將發生在農村生活中的愛情、過繼、入贅、換親等種種根植農村的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思想,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靈。
一直以來,我想針對農村重男輕女的現實將他形成文字,展現在世人麵前。但礙於文筆,我一直難以跨出第一步。現在就看到的聽到的故事進行串聯形成小說,希望能給有緣看到本文的讀者留下思想的共鳴。
本人在此聲明,本文的寫作,絕不存在看不起農村人,笑談農村的想法,僅是通過文字記錄某個年代和某個時代的農村現實。
本故事先從一段傳說開始:
大蟒山屬巴山山係,危嚴曲折,環抱蟒月村,蟒月村因大蟒山而命名,可用一個秀字形容大蟒山,整個大蟒山樹木蔥綠,高大的橡樹,低矮的野枝,大蟒山不是短暫的,長久的綠,冷杉、雪鬆、側柏常年翠綠,更有叫不上名的各種樹木、野草、雜花造就了大蟒山的綠茵。整個大蟒山隻有主峰是光禿禿的,主峰為巨石形成的山峰,人們叫它巨石峰。大蟒山奇特的山勢,溫和的脾性,翠綠的裝扮,吸引了無數攝影、美術愛好者前來,一張張照片,一幅幅圖畫展現了大蟒山的奇美無比,在攝影愛好者和畫家的藝術中呈現的大蟒山猶如一條巨蟒盤旋在蟒山中段,更像一個懷抱嬰兒美人兒側臥著,環抱著整個蟒月村。
關於大蟒山有一個淒美的傳說一直流傳在蟒月村,木易是聽爺爺講的,爺爺是聽爺爺的爺爺講的。
傳說,在很久以前,這個很久有多久,爺爺沒有告訴他,也許是爺爺的爺爺也沒有告訴爺爺,是千年,萬年,或許更久,整個巴鎮乃至阜平縣還是野蠻的世界,野獸成群,妖魔橫行,有一隻千年修行的蟒蛇生在這片大地上,窮山惡水出刁民,也出妖魔鬼怪,這條千年巨蟒也是惡煞,經常禍害鄉裏,在蟒山村東頭的平雲寺裏,道長道行有限,無法製服妖魔鬼怪,蟒山村的先民在村西修了一座七層的塔,一樣沒有鎮住這群妖魔鬼怪。
妖和人一樣,有自己的地盤和思想,巨蟒在一次妖妖會戰中,受了重傷,躺在了蟒月村的主道上,當時的村中郎中方平正好從此經過,
先是被巨蟒嚇了一跳,在看那巨蟒乞求的眼神,方平停住了腳步,幫巨蟒包紮了傷口,每日前來替巨蟒包紮傷口,常言道:“最能感動心的是真情的付出”,方平每日這樣為巨蟒包紮傷口,終是感動了這為非作歹的巨蟒。
後來,這條巨蟒化身為人,美人兒。阜平府十裏八鄉的人們還沒見過這般美貌的女子,一日她堵在方平的必經之路上,裝作腳踝受傷的模樣。方平見到她,先是一驚,眸子就沒法從她的臉頰移開。隻見眼前的女子,皮膚白皙,纖腰瘦身,貌美似花。彎彎的柳眉,長長的睫毛微微的在顫動,清澈明亮的瞳孔像天上的閃爍的星星般,薄薄的雙唇似玫瑰花瓣般嬌嫩欲滴,身披金絲薄紗,一頭長發斜插著碧玉簪子,如同出水芙蓉般。
郎中方平哪見過這般美麗動人的美人兒,躲閃著目光,顯得比眼前的美人兒更加的嬌羞。
這女子告訴方平,她是從京城逃出來的富商家千金,因家中得罪了權貴,隻有她一人逃了出來,無家可歸,現在扭傷了腳,說話間,眨巴著眼睛,一副可憐楚楚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