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社的這一模式,其他不少大學社也在實踐。如,外研社利用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合作的關係,成立了保加利亞編輯部。編輯部還和兩校共建的孔子學院進行合作,編寫國際漢語和中國文化相關課程,開展中國內容本地化出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跟著母體走出去”:輕資產模式,充分利用高校母體資源
在海外投資方麵,相比大型出版集團,大學社普遍缺乏雄厚的資金資源和人力資源,在進行海外投資時受到的限製較大。雖然廣西師大出版社並購澳大利亞視覺出版集團和英國ACC出版集團,但在大學社中這樣的並購並不多見。按照中國大學出版社的實際情況來看,海外並購對大多數大學社來說無法大規模複製。大學社的優勢在哪裏?其中之一就是大學母體的學術優勢與國際化優勢。大學社要用好大學母體國際交流合作的資源,搭上學校的便車。
人大社的發展邏輯正是如此。人大社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一直十分重視自身的學術出版資源優勢與學校母體的融合,創造出“跟著母體走出去”的模式。它借助學校平台,參加到學校國際化合作項目之中,又在此基礎上,嵌入學術出版的合作。以項目製取代大額投資,以研究策劃能力為核心競爭力,開展選題策劃與內容生產活動。例如,2015年9月,人大社隨中國人民大學訪問了聖彼得堡國立大學,雙方就針對出版合作進行了交流和磋商,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不僅降低了大學社自身的投資成本和溝通成本,也有利於鞏固校際合作關係,豐富交流形式。
除了國際交流資源,母體大學提供給大學社的學術研究資源也是一般出版社無法企及的。以人大社為例,人大社所隸屬的中國人民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享有盛名,在國內位列一流。人大社依托中國人民大學的優勢,出版許多代表國內先進水平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近年來它已經已逐步形成了“高端學術內容走出去”的鮮明特色,版權輸出品種90%以上是人文社科類學術圖書。
“跟著母體走出去”的模式,也是其他大學社的成功實踐。如,浙江大學出版社通過與學校“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等學術機構的合作,以藝術和文化為主線,成功策劃了包括“阿裏壁畫係列”在內的一批高清壁畫圖係等藝術書籍,並以此為敲門磚,叩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門。這些都說明了大學社加深與母體大學合作、“跟著母體走出去”的價值與必要性。“跟著母體走出去”,這個問題不複雜,但並不容易做到。從學校層麵來說,有些大學在國際化合作與交流中,沒有考慮到把本校的出版社”帶出去”;從出版社來說,有些大學社跟學校溝通不密切,沒有能夠讓學校充分意識到學術出版在國際合作與交流中的作用,想跟,“跟不出去”。隻有出版社主動,學校重視;一個“很想跟出去”,一個“願意帶出去”,才能夠形成“跟著母體走出去”的局麵。在這方麵,大學出版社應該多做些工作,要在“走出去”方麵加強與學校的互動,主動向學校表達需求與意願,在學校國際合作交流計劃中嵌入出版“走出去”的項目,促進學校國際化學術合作與出版合作的結合,獲得雙贏的效果。
五、搭建平台“走出去”:“一帶一路”學術出版聯盟,發展共享
除了建設海外分社,人大社還積極推進海外學術出版聯盟建設。2017年8月24日,由人大社發起、全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的92家出版商、學術機構和專業團體共同參與的“一帶一路”學術出版聯盟在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該聯盟是一個國際性的學術出版合作機製,成員單位可以在學術資源的組織、出版方麵進行深度合作和規模合作。
人大社作為“聯盟”的發起單位,不僅以此強化了它在出版國際化方麵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還成功整合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資源。這一聯盟團結和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他國家、地區的學術出版機構和研究機構,通過開展聯合書展、合作出版、多語種互譯、學術和文化交流等項目合作交流的方式建立雙邊或多邊的聯絡機製,成為一個高效的一體化渠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