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兩年過去,四公主已經出嫁半年了,馬上就到了明珠嫁人的時候了。

這兩年裏,明珠和李舫關係越來越好,很是甜蜜。

明珠和其他兩位公主的公主府已在一年前竣工,四公主得封寧毓公主,明珠得封寧安公主,六公主得封寧平公主,她們的公主府都掛上了公主封號的牌匾。

很快就要成親了,婚禮前三天,新婚夫婦不能見麵,為了日後的幸福意頭,李舫強忍三天,並沒有偷偷來找明珠。

直到婚禮完成,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

明珠成親後兩年,太子已越來越不收斂,他手底下的人更是囂張至極,貪汙受賄、賣官鬻爵,太子雖沒有直接出手,可好處是少不了他的。

皇後在後宮也是大權在握,淑貴妃長寵不衰,位份又高,皇後平常也沒有過於為難她,隻是一些低位妃嬪,常常被克扣份例,還被皇後刁難。

餘才人是家中獨女,在家嬌生慣養,家裏又與太後有些親戚情分,實在忍受不了,直接跑到太後跟前告狀,太後大怒,直接剝奪了皇後的宮權,將她禁足,宮內事務都交給了淑貴妃、嫻妃等高位妃嬪暫管。

趁此機會,二皇子也對太子出手了,朝堂上多了許多對太子黨官員的彈劾。

皇後被禁足,太子的勢力受到狙擊,損失慘重,四處起火,太子一時焦頭爛額。

太子受創之時,傅家作為六公主夫家,天然在皇上那裏有一分信任,傅家本也是世家大族,私底下那些醃臢事不是輕易能查出來的,是以傅家竟在這次風波中毫發無損,傅哲則順理成章成了太子最倚重的臣下。

他們多在傅家議事,六公主便時不時過去端茶送水,也不知是不是皇後和太子說過些什麼,太子對六公主還有幾分信任,看見她時,態度也不錯。

六公主對此也都是淡然一笑。

盡管朝中局勢緊張,但皇帝的壽宴還是如期而至,今年是皇帝五十整,毫無疑問的大壽,即使皇帝不想鋪張,也要好好展示展示大盛這些年來國富力強,便默許了壽宴大辦。

陛下壽宴之上,太子突然摔杯,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殿外衝出一群士兵包圍了在場眾人。

太子慢條斯理起身,“父皇,兒臣受不了您的打壓了。”

“明明我是太子,這天下將來都是我的,你卻不允許我培植自己的勢力。”

太子神色怨毒,“父皇,既然你不給,那我就自己來奪。”

他走到了皇帝跟前,拿劍指著皇帝,“父皇,請下傳位詔書!”

太子把空白聖旨扔在皇帝麵前的桌子上,旁邊人很有眼色的奉上筆墨,太子的劍抵著皇帝的脖子。

皇帝拿著筆沉默良久,太子不耐煩的催促:“父皇,快一些,不要再拖延時間了。”

那劍又沒入脖子幾分,已經劃出一道血痕了。

皇帝提筆,緩緩的在上麵寫起了字。

一道冷箭突然射了過來,正好射中太子後心,由於慣性,太子手裏的劍也猛然壓下!

皇帝被割破大動脈,鮮血如注般湧出,噴到那沒幾個字的聖旨上。

又一批士兵衝進來,包圍了前一批士兵,為首的正是李舫!

他仿佛沒有看見皇帝的傷勢,隻單膝下跪,朝上座行禮:“臣救駕來遲,還望陛下恕罪。”

前一批士兵看到這架勢,太子已然沒了活路,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太子和皇帝,幾乎同時咽氣。

大皇子天資愚鈍,再加上母家沒有什麼勢力,二皇子自然而然登基了。

皇帝因太子謀反而喪命,太子被救駕的李舫一箭穿心,當場死亡,隻剩皇後被追究了謀反之罪,卻因為是長輩並沒有直接判處死刑,隻是被幽禁終生。

秦家卻沒有那麼好運,作為太子的舅家,自然因為太子失利而獲罪,又是謀逆大罪,秦家全族流放,家主及嫡支被判秋後問斬。

六公主提前舉證了傅哲教唆太子謀逆,並提供了證據,被加封蜀國公主,傅家則因教唆之罪株連九族。

明珠因李舫及時趕到,又是新帝胞妹,被加封護國長公主,而李舫畢竟親手殺了先太子,不好封賞,便隻加封了明珠。

天下已太平多年,四處安定,並沒有多少用得上將軍的地方。

明珠告別了京城,和李舫四處遊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