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這話有些謙虛,卻也是實話。
隻是他話音未落,角落裏便傳出了一道冷哼。眾人循著聲音看過去,就見坐在一張椅子上的陳功一臉泱泱不快之色。
論資曆,論能力,這次學術交流的主角,本應該是他陳功才對。這可倒好,主角變成了一個陪襯,還要給張東打下手。
“院長,別怪我說話難聽。剛剛我在會議室聽見那幾位外國專家對我們醫院已經有很大意見了。”陳功道。
這話是真的,一聽說此次交流上第三醫院的代表是一個年齡未滿三十歲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一幫專家本就感覺受到了輕視。再者,張東在此前更是籍籍無名,就連坐上主任也沒幾天,很自然的讓人覺得他的分量輕了點。
一群人又把好奇的目光轉向院長。
楊丹環顧一圈,這次坦白道:“既然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我也就明說了。這次之所以讓張主任來做這個代表發言,除了醫院的元老們一致推薦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也是今天早上才拿到的資料,根據資料上麵顯示,此次來參與交流的國外專家,平均年齡均在四十歲以下。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我們選一位白發蒼蒼的醫生作為代表,分量是足夠了。可那些外國人要怎麼看?難道我們中醫就真的沒有人才了?正是基於這種考慮,醫院裏有合適年齡並且有相應能力的人,我想來想去也就隻剩下了張主任。”
這個解釋一出口,在場的倒是在沒有反對的聲音。
不過,楊丹的臉上卻凝重了起來。她拍了拍張東肩膀:“我這也算是趕鴨 子上架,但有一點你要記住,就算在交流中比不上那些外國專家,也要展示出我們民族的氣節來。
中醫和西醫誰才是主流,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我猜測這次學術交流也應該是圍繞著這個話題展開。張主任,你有心理準備麼?”
張東還能說什麼?
隻好苦笑著接過了楊丹遞過來的演講稿。
一行人也來不及再多說什麼,風風火火的趕去了會議室裏。
張東小心的打開門走了進去,然後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主席台下的椅子上。
在會議室裏,早到的六位外國專家看到張東進來,臉上都是露出一副古怪的微笑。
在張東旁邊,還坐著一位中國醫學教授,已經頭發花白的老教授低垂著頭,一副神情沮喪的模樣。
原來,在張東進來之前老教授已經做過了一篇演講,也是西醫和中醫在學術上一次光明正大的交鋒。
很明顯,這場交鋒以老教授的失敗而告一段落。
台上,一位外國專家還在侃侃而談。聽得出來這應該是一位神經科的專家,長篇幅的演講稿子也是聽得在場的人一陣癡迷。在學術方麵,這位專家絕對是金字塔塔尖級別的。
張東本不想開口,但見身旁的老人痛苦的快要哭出來的樣子,又實在是於心不忍。
在老人耳邊說了一句:“醫者不能自醫,還算什麼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