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人怎麼評論,柴家人還是按部就班的開始著手去北疆的事情。
柴君禦的辭呈已經遞了上去,新帝雖然留中不發,但眾人都知道,這個馬軍司都指揮使的職務空下來了。接下來,誰有本事誰就能上去。
但馬軍司都指揮使,柴君禦曾經做的風生水起,誰又能比得了柴君禦?
殿前司和步軍司在誠王叛亂時陽奉陰違,都指揮使已經換了人,全都是新帝的班底,這個馬軍司都指揮使,肯定還是新帝的班底。
到此時,群臣終於都看清楚了,新帝正在大刀闊斧的換自己的班底。
柴家交出了半個虎符,柴君禦辭去馬軍司都指揮使,去北疆,北疆那邊不用皇上再擔心了。現在朝中的一切,也開始按部就班的開展,新帝的班底已經有了雛形。
因為事先已經商討過幾次,柴王府一點風波都沒有。這裏麵最高興的就是孫夫人。柴王跟著柴君禦四鳳去了北疆,這柴王府可就是她一個人說了算,哈哈哈,沒有了柴王在頭頂上壓著,沒有柴君禦這個礙眼的,她這個世子夫人的日子肯定很舒坦。
當柴王柴君禦著手去北疆的時候,喬瑞楠加緊了對延平王和陳莊的審訊,這一審訊,審出來一大堆事兒。那些和陳莊交好的大臣們人人自危,每天都度日如年。
曆時一個多月,年前,延平王和陳莊謀反的案子終於塵埃落定。遵照先帝的遺言,延平王貶為庶民,永世不得進京。陳莊淩遲處死,陳莊的三個兒子,陳琮原死了,還有大兒子和三兒子,死罪。其餘的人逐出京城,貶為庶民,永世不得進京。
顯赫至極的陳家,就這麼嘩啦啦大廈傾倒。隻是,陳三小姐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沒有人知道陳三小姐的去向。有人說宮裏叛亂,被誤殺了。有人說陳三小姐早就金蟬脫殼逃走了。總之說什麼的都有,總之陳三小姐就像人家蒸發了一樣,不見了。
對於那些陳莊的黨羽,新帝並沒有從重懲處,輕的讓他們降職罰俸,重的讓丟官去職。不過都沒有禍及親友。
如此一來,朝中那些陳莊的黨羽都深感慶幸,都說新帝寬厚。
四鳳聽到這些談論,並沒有做什麼評論,新帝要有自己的班底,新帝要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朝中那些老臣,不轉變作風是不行的。新帝還是仁慈的,若換作是她,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那些和陳莊有瓜葛的,她肯定會舍棄。柴君禦得知四鳳的想法,隻說了一句“水至清則無魚”,四鳳聳聳肩,沒有理會。
隻是這些與四鳳無關,她正忙著五鳳的婚事呢。白岩自己跟四鳳坦白了,就在飯桌上,四鳳愣怔了半天,才明白白岩說的是五鳳。
柴君禦也幫著白岩說好話,一籮筐一籮筐地說,仿佛四鳳不認識白岩,第一次見到白岩一樣。
五鳳羞紅了臉,扭身跑走了。
四鳳對五鳳的婚事,很慎重,她曾經和柴君禦討論過五鳳的婚事。大宋的女孩子成婚早,五鳳都十四歲了,過了年十五,及笄了。五鳳長得好,性格又好,還做的一手好女紅,還有一手好廚藝。喬瑞林明裏暗裏好幾次和四鳳念叨,想讓五鳳嫁進喬家。
還有那些武將們,都是替自己的子侄們探四鳳的口氣,四鳳一直沒有吐口。
她不喜歡盲婚啞嫁,五鳳是她捧在手心裏的,她不想讓五鳳受一點委屈,她希望五鳳安安穩穩無憂無慮的過一生。
那些人提的,她見都沒見過,五鳳就更不用說了,她怎麼能放心。
白岩提親,四鳳起初是愣怔的,後來想想,白岩也不錯,知根知底,而且白岩娶了五鳳,五鳳也不用和她分開。白岩始終都會和柴君禦在一起,這樣更好。唯一的缺憾就是白岩比五鳳大好多,白岩都開始學武了,五鳳才剛剛出生。
為了保險起見,四鳳逼著白岩發誓,其實不用四鳳逼,白岩早就死心塌地,什麼“今生今世,隻此一人;什麼執子之手白頭偕老,什麼生死同穴”等等等等,這時候想的白岩讀書多了,四鳳白了白岩好幾眼。最後這事就這麼著了。
白爺聽說白岩要娶的是五鳳,拿不定主意,去征詢柴王的意見。柴王聽說白岩打五鳳的主意,哈哈大笑,說白岩還真是有眼,五鳳是這天底下最好的女孩子。
白爺親自登門,和四鳳商議,定下了白岩和五鳳的婚事。白岩和五鳳的意思,不用走那麼多程序,也不用再請老家的人來,簡簡單單的就成,於是日子就定在了臘月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