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到自己沒有不適的感覺,又放下心來。
眼看著天光漸漸大亮,他隻好帶人先離開。
在決定謀反的那一刻,他就已經下定了決心,以後和景睿勢不兩立。
他回到洛王府後,立即調集軍隊將京城各個重要路口巷道都圍了起來,並控製了幾個城門,這是他早就安排好的。
之前借著花神節人來人往,不少百姓也來了京城,他將手裏培養的暗衛全部化整為零調集到城裏,就為了這一天。
就算景睿不那麼著急登基,他也是要在花神節之後正式向他發難的。
讓他去封地將他從此放逐,再也不能進京,他怎麼可能受得了?
而且自己的母妃為他多年謀劃,也容不得他隨意退縮,最關鍵的原因,還有沈玉落……
所以,這次逼宮許勝不許敗,無論如何,就算宮裏沒有控製住,將外麵的聯係切斷,不怕他們不出來投降。
短短一天的功夫,洛王便打著“維護幼弟,撥亂反正,肅清宮裏歪風邪氣”的名義,派兵正式入駐京城,接管了城裏的各項防務體係,並頒發詔令。
詔令裏命所有大臣再次為先皇守孝十天,說之前皇帝駕崩後匆匆下葬,沒守孝幾天就舉辦花神節,雖然有先皇臨終前的遺言,但他身為兒子卻應該再為他多守孝幾天。
這詔令還發到了各州縣讓百姓也守孝三天,全城戒嚴,百姓晚上不得外出。
這下洛王算是親自將自己的身份公開了,朝中大臣們得知他居然是皇帝的兒子,頓時有些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
而大臣們也被他派兵控製住了,朝中重臣的門外全部被他派去的士兵圍了起來,不得隨意外出。
裴如景雖然手裏有兵權,卻因為花神節期間不宜將大批軍隊引到城裏,隻調集了三萬人駐紮在城外五十裏處,以備不時之需。
本來以為根本用不到軍隊,花神節完了景睿就讓他下令讓軍隊回歸西大營,他說等登基完再說,沒想到就出了洛王逼宮的事。
如今整個京城都被洛王控製,沈玉落失蹤,裴如景隻帶著特戰隊和禁衛軍守在宮裏,和外麵已經斷了聯係。
因為太妃受傷,發動政變那天晚上也沒有捉到景睿,所以洛王隻在外麵圍著,他也沒有帶兵攻進來,而是讓景睿主動出去和他談判,並誅殺大奸臣裴如景。
不得不說,洛王是搞政治搞投機的高手,短短幾天時間不僅控製了宮外和京城,還昭告天下發了攝政王數十條罪狀。
他這次公開身份,維護幼弟撥亂反正,就是為了誅殺大奸臣攝政王。
而如果他成功了,那他和景睿是兄弟,他身為長子,便理應由他繼承皇位,然後順理成章的登基。
曆史都是給勝利者書寫的,倘若他真的奪位成功,這就是套路百姓套路天下人的說。
到時候不明真相的百姓肯定也會跟著瞎起哄辱罵攝政王,責怪景睿不分長幼,故意瞞著眾人洛王也是皇帝兒子的消息,想自己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