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青峰劍比(1 / 2)

青氣閃動,一柄青劍倏地刺出,指向中年漢子左肩,使劍少年不等劍招定,腕抖劍斜,劍鋒已削向那漢子右頸。

那中年漢子豎劍擋格,錚的一聲響,雙劍相擊,嗡嗡作聲,震聲未絕,雙劍劍光霍霍,已拆了三招。中年漢子長劍猛地擊落,直砍少年頂門。那少年避向右側,左手劍訣一引,青鋼劍疾刺那漢子大腿。

兩人劍法迅捷,全力相搏。

練武廣場東邊坐著幾人。上首是個四十左右的中年道姑,鐵青著臉,嘴唇緊閉。下首是個五十餘歲的老者,右手撚著長須,神情甚是得意。兩人的座位相距一丈有餘,身後各站著二十餘名男女弟子。

西邊一排椅子上坐著十餘位賓客。東西雙方的目光都集注於場中二人的角鬥。

隻見少年與中年漢子已拆到百招,劍招越來越緊,兀自未分勝敗。突然中年漢子一劍揮出,用力猛了,身子微微一晃,似欲摔跌。西邊賓客中一個身穿青衫的年輕男子忍不住“嗤”的一聲笑。他隨即知道失態,忙伸手按住了口。

便在這時,場中少年左手呼的一掌拍出,擊向那漢子後心。那漢子向前跨出一步避開,手中長劍驀地圈轉,喝一聲:“著!”那少年左腿已然中劍,腿下一個踉蹌,長劍在地下一撐,站直身子待欲再鬥,那中年漢子已還劍入鞘,笑道:“褚師弟,承讓,承讓,傷得不厲害麼?”那少年臉色蒼白,咬著嘴唇道:“多謝龔師兄劍下留情。”

那長須老者滿臉得色,微微一笑,說道:“論道已勝了三陣,看來這‘劍道峰’又要讓論道再住五年了。簡師妹,咱們還要比下去?”坐在他上首的那中年道姑強忍怒氣,說道:“冷師兄果然調教得好徒兒。但不知左師兄對‘崆峒劍塚’的鑽研,這五年來可已大有心得麼?”長須老者向她瞪了一眼,正色道:“師妹怎地忘了本派的規矩?”那道姑哼了一聲,便不再說下去了。

這老者姓冷,名叫冷峰,是“論道閣”現任掌門。那道姑姓莫,道號清,是“論道閣”分閣掌門。

“論道閣”原有東煙雨,西崆峒,南紅城,南城進來十年來已趨式微,東西二閣卻均人材鼎盛。“論道閣”於五胡亂華在西域昆侖創派,掌門人居住昆侖山論道峰。

自西晉永嘉五年匈奴擄走懷帝分為四閣之後,每隔五年,三大分閣門下弟子便在論道峰上比武鬥劍,獲勝的一閣得在論道峰居住五年,至第六年上重行比試。五場鬥劍,贏得三場者為勝。這五年之中,敗者固然極力鑽研,以圖在下屆劍會中洗雪前恥,勝者也是絲毫不敢鬆懈。南城於四十年前獲勝而入住劍湖宮,五年後敗陣出宮,掌門人一怒而率領門人遷往江南,此後即不再參預比劍,與東西兩閣也不通音問。三十五年來,東西二閣互有勝負。東閣勝過四次,西閣勝過兩次,那龔姓中年漢子與褚姓少年相鬥,已是本次比劍中的第四場,姓龔的漢子既勝,東宗四賽三勝,第五場便不用比了。

西首錦凳上所坐的則是別派人士,其中有的是東西二宗掌門人共同出麵邀請的公證人,其餘則是前來觀禮的嘉賓。這些人都是西域武林中的知名之士。隻坐在最下首的那個青衣少年卻是個無名之輩,偏是他在那龔姓漢子佯作失足時嗤的一聲笑。

這少年乃隨涼州馬匹商胡五而來。胡五是大馬商,頗有孟嚐之風,江湖上落魄的武師前去投奔,他必竭誠相待,因此人緣甚佳,武功卻是平平。冷峰聽胡五引見之時說這少年複姓拓拔,冷峰當時聽了也不以為意,可是現在想來那拓拔氏可是鮮卑王族。冷鋒心想:“他今日嘲笑與我,若不處置,我定要西域武林甚之中原武林看笑話。”可是轉念一想:“管他什麼鮮卑王族,再說今日就他一人殺了又能咋樣,本來還想看在你是胡五的朋友才勉強客氣。”。一直以為是胡老兒弟子,想想老兒武功輕微調教徒兒又能高得到那裏去,是以連“久仰”兩字也懶得說,隻拱了拱手,便肅入賓座。不料這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竟當冷峰的得意弟子佯出虛招誘敵之時,失笑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