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劍城,別號“天工青龍”,地處大唐地圖之東方,暗合五行之木象,從其所在的南方高山俯瞰,便可發現整座劍城之布局,猶如一麵青龍圖騰。青龍盤踞其身,龍首向西,龍尾朝北。劍城呈一片蒼翠之色,便是青龍之軀;西北方有九天玄晶石,瑩瑩閃光,猶如龍目清亮;龍首處更有無數徑道中心開花,散布開來,好似龍須。
九天玄晶石,乃是天工青龍鎮城之寶,以一片九天玄晶融入鐵水之中敲打淬火,打出的武器,任他多好的生鐵精鋼,與之一比,也不過是山腳頑石。青龍劍城的劍器天下無雙,“神劍”之名,已持續上百年之久。
如此清奇的青龍劍城,常念君早就想來瞧瞧看看。
劍城門口,是天工青龍的拜劍大會報名處。
“姓名?”
“常念君。”
“年齡?”
“十六歲。”
“門派?”
“無門無派,全憑師父教導。”
“嗬,”門口的登記之人抬頭望了常念君一眼,前來參加拜劍大會的人中,偶爾會出現些無門派者,也不足為奇,“可有夥伴?”
“沒有,我自己一個人來的。”常念君回答。
“嗯,進去吧。”
常念君走入其中,得以一窺青龍劍城中“拜劍場”之貌。“拜劍場”的主體,是一片碩大的圓形廣場,從天上往地下看,好似畫著的一輪巨大太陽。廣場中央,是一塊方形的“論劍台”,拜劍大會的初賽,便是要在這“論劍台”上舉行。如此建設,取自“天圓地方”之說,暗合天道地術。
此時天工青龍的內部,高手林立,熱鬧非凡,離他最近的一支人馬,恰好是代表少林寺參戰的少林弟子。
嗯?怎麼還有少林的僧人?常念君還是第一次聽說,和尚也會來爭奪名劍。
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不宜爭強好勝,故往屆拜劍大會,從來不見少林寺之身影。
但是,近年來,尤其是安史之亂之後,少林寺發覺,哪怕是僧人,也不宜與世隔絕、不聞外事,而應該人隨勢走、與時俱進。所以,為一窺如今江湖之全豹,少林寺便從今年這屆拜劍大會開始,做出改變,派出不少少林弟子領會當今武林風貌。
少林武功,天下正宗。少林寺的加入,令本就精彩的拜劍大會更增一重看點。對其餘參與者來說,更是多了一隊勁敵。
一如往年,江湖中人都會預測誰人會奪得名劍。不少私人賭坊甚至會開設賭局,供人下注。而今年的奪冠熱門,是當今“六小巨頭”。
——北三小巨頭:少林寺道英、丐幫雲修月、華山劍派陸九皇。
南三小巨頭:五毒教忘思鈴、妙音閣厲行冰、唐門唐築。
今年拜劍大會,“六小巨頭”被囊括其中,無一缺席。故常念君若當真要贏到最後,這六人無疑會是他最大阻礙。
拜劍大會的初賽階段開始,爭奪驚風刃的少俠兩兩上台,在“論劍台”上一對一進行比試。
“下一場,驚海島的印海青對戰無門派的常念君!”拜劍大會的主持人玉淩霜高聲提示。玉淩霜,天工青龍城主青玉森的親傳弟子,如今,她已是青龍劍城的中流砥柱。
對了,她也是天道問兵舊日戀人的師妹。換言之,那個曾令天道問兵心哀而歸隱的女人,是玉淩霜的師姐。
終於到自己了。常念君一躍上台,手扶在了自己的佩劍劍柄上。
玉淩霜習慣性地打量起這個少年,隻見他明眸薄唇皓齒,眉眼似是多情,一身藍白相間之衣,兩把長短不一之劍。
真是:
楊柳清風雋秀麵,暖色陽光少年郎。
一身劍俠之貌,不少三分英氣;兩隻少年之目,如過多年風霜。
所謂常念君,便是要常常思君、念君之意。
如此俊俏的人,玉淩霜在此之前,也隻見過一次。她開始覺得,這個常念君,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