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初年賊匪凶,憲宗坐殿奏疏蜂。官軍剿匪常遭挫,流寇逞強屢慶功。天賜陳莊絕倫女,地造寶島出英雄。除惡懲暴匡正義,保境安民受禦封。日月浮沉,話說明朝上葉憲宗帝即位以後,明王朝便天下不寧,深究其因,無非關聯著朝廷幾大時弊。
一是骨肉相殘,二是奸佞橫行,三是權閹迭起,四是宮闈恃寵,五是流寇殃民等循環不息,此可足喪元氣,傾覆國祚。
成化二年,萬貴妃寵冠六宮、權傾朝野,鴆殺皇子、逼縊嬪妃,伸手朝廷培植親信,為自己父兄及遠親故交封官賞爵。還縱使內侍梁方、韋興、錢能、王敬、汪直等數十名宦官,出宮采辦天下珍稀、苛擾民間,宦官們日進美珠珍寶諂事萬妃。朝廷原本有個東廠,萬貴妃唆使憲宗又設一西廠,令汪直統領,蓋東廠之上,羅織冤獄殘害忠良。
冥冥中天象映照;有大理寺少卿常崳夜觀星鬥,發現紫微星暗而無光、有黑氣籠罩,此乃關係朝廷安危、國家興亡,屬不祥之兆!這表明皇上身邊有奸佞作祟,須清除君側。
一日早朝,常崳便將這一征兆奏與聖上,哪知憲宗帝聽了大怒!斥責其胡言亂語,急令殿前錦衣衛廷杖三十、逐出大殿,從此不再有人敢提。
繼而北有瓦達進犯,東麵沿海諸省有倭賊寇邊,南有廣西洞酋侯大苟聚眾數十萬起事造反,西有土番衝關。內有匪盜四起;其時湘、粵苗瑤及荊襄盜寇、平涼叛酋先後造反禍亂。此外江盜、胡匪遍地開花,適遇年歲饑荒、加之倭賊殘暴,沿海百姓舉家紛紛出逃、流民日聚。
且說湖北荊襄,沿漢江上溯便是鄖陽,地界秦、豫、楚三省。是地有個流民頭目姓劉名通,力能舉起千斤石獅子,綽號叫作劉千斤。同夥姓遲名龍,綽號;遲和尚。兩人糾集黨羽二十餘萬,占據梅溪寺高揭黃旗,推劉千斤為漢王,拜遲龍為軍師,偽署將軍、元帥數十人。以遲和尚為主謀,率領烏眾四出擄搶,攻城掠地。地方官曾多次遣將征剿,卻屢捕不獲,反被他殺得大敗,常有片甲無回,故賊勢大振!肆無忌憚更為囂張。
朝廷接著警報!方知賊勢猖獗,非同小可。乃命撫寧伯汪元,為討賊總兵官。兵部尚書白圭,提督軍務。別令湖廣總督狄甫臣、部禦史陳家榮、會同三路人馬,號稱大軍二十餘萬直搗賊巢-----叢山峻嶺中的梅溪寺。
此次王師圍剿,烏眾早嚇得膽寒,大都往老林深處遁去。然而,也有少數流民頭目非常狡詐;他們懂得,越往裏逃越是死路一條。便有劉千斤堂弟劉闖,帶了十幾名親信、化妝成山裏百姓,乘著夜黑躡足下山,繞出重圍拚命逃竄。不料,前麵有條大河擋道。
在黑夜中眾流民停下腳來察看細想:哦!這不就是漢江麼,哎!我等已逃出數十裏了。於是,這才歇下來喘息。少頃,又有流民陸續逃來兩撥。
這時,劉闖便向眾流民發問:爾等聚來,欲往何處?眾人聽了麵麵相覷,都心中無數不好作答。隻見劉闖也自語道:“這大軍壓境是有家也不能回,你若是回到家裏,地方鄉勇也會縛你問罪反累及家人,我等別無選擇;隻有順江而下,再尋棲身之處了。”眾人聽了都齊聲稱讚說:“我等權聽大將軍定奪!”於是,大夥繼續沿江下行。
你道這‘大將軍’是何來由?劉闖年約三十有二,荊襄樊城人,此賊身高七尺,長有一身橫肉,力能舉起農家石滾,慣使一口狗頭大刀,也粗通一些拳腳槍棒,打殺起來可力敵眾人,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且野心勃勃、狡猾多端。早年就與他同堂兄弟劉通一道啟事造反,於上年被劉千斤偽署大將軍頭銜,綽號叫作:劉大力。
眾流民小心前行,沒走多遠;見前麵江邊有束亮光閃爍,便朝著走去,來到近前這才發現;原來是一條貨運大船泊於江邊碼頭,準被次日天明裝貨、故停泊在此。劉大力示意眾人上船,船家從睡夢中驚醒,見是一夥手持樸刀的歹徒闖入,頓時嚇得兩腿哆嗦、渾身發抖,但他還是走出艙外小心問到:“眾位好漢,是否需要我們幫忙、但講無妨?”
劉闖走上前去也不與他答話,拔出腰刀就結果了他的性命。眾流民見大將軍處事如此果決,他們不用細想、都趨迎恐後,紛紛進到艙裏將船家纖夫、男女悉數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