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手中騰巴、多吉、曲策、田村、滕原、源瀨六人皆與王再笑等人打過交道,並不陌生;
耶律真、耶律飛、耶律賀蘭、李明興、梁太武、李元義乃是當年伏擊郡王爺柴玉台之人。其中李元義更是削去了柴玉台的雙腿的西夏地趟刀高手,也正因他才使柴玉台終身殘廢。對於此人,柴承歡自然不免多看了兩眼;
而耶律真、耶律飛、耶律賀蘭與赫連正則還有殺兄之仇。當年耶律家本有十兄弟,各個名震大遼,一次十兄弟在殺手集與丐幫廓州分陀陀主“關外鐵丐”朱海因民族爭端發生口角,將朱海打成重傷,並讓其跪地磕頭求饒、大叫三聲“漢人不如遼人”才肯放過。
朱海雖然武功平平,但頗有骨氣,他誓死不從。耶律十兄弟自恃大遼皇親,自認殺死一個漢人乞丐不過耳耳,便欲對朱海下殺手。此事正被年輕的赫連正所遇見,赫連正挺身相護,力戰耶律十兄弟。耶律十兄弟武功排名大遼前十,但赫連正卻以一已之力連殺七人,身負重傷。見死了七個兄弟的耶律真、耶律飛、耶律賀蘭殺紅了眼,他們欲取了赫連正的性命,此時赫連正已無力還手,但他正氣在身,一聲巨喝,隻震的耶律真三人頭暈目眩,以為遇到神人,嚇的驚慌而逃!此為一段膾炙人的江湖佳話!
當然,現在的耶律真、耶律飛、耶律賀蘭武功更勝往昔,但若與赫連正單兵對戰,卻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三人也隻能假惺惺的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十國雖是聯盟,但皆為利來,均想將“九龍圖”據為已有,所以一見大宋使臣前來,都想將其請入自己的大營。各不相讓之下,最終十國商量,合力在對麵搭了一座臨時大營,供大宋使節居住。
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日,十一國在大遼中軍大帳進行第一輪談判。
十國聯盟以大遼軍力最強,向來以大遼馬首是瞻,耶律真率先發話道:“辛總管代表大宋千裏迢迢來與我等談判,定然一路辛苦。我等也不拐彎磨角了,就請辛總管交出‘九龍圖’吧。”
辛無赦滿臉不屑,淡淡的說道:“我說這位耶律將軍,你這話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九龍圖’本是我大宋之物,有什麼理由一定要交給汝等?”
西夏李元義接口說道:“‘九龍圖’是在大宋手裏不假,但敦煌地下寶藏卻在我西夏境內,這寶藏的歸屬當是我西夏的吧。”
辛無赦哈哈大笑道:“那李將軍隻管去拿屬於你們西夏的寶藏,又何必要我大宋的‘九龍圖’?”
李元義見他倚老賣老,故作糊塗,生氣道:“廢話,沒有‘九龍圖’怎麼能找到地下寶藏所在地‘火焰冰洞’?”
辛無赦不慌不忙的說道:“你說敦煌寶藏是你西夏的咱家可以理解,但‘九龍圖’的確是我大宋的。拿著我大宋的‘九龍圖’去尋你西夏的寶藏,這就不合情理了吧?恐怕天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吧?”
李元義還要發話,耶律真攔住他,他問辛無赦道:“那辛總管想怎樣?”
辛無赦擦了擦臉上的汗,說道:“談判是要有誠意的,你等所言,咱家實在看不出有談判的誠意。”
耶律真知道辛無赦不是一般人物,他伺奉過三朝皇帝,雖然隻是個太監,不參與朝政,但他吃過的鹽多過於自己吃過的米,他既然敢做為使臣來談判,其奕搏之術定在已方之上。他隻得讓步道:“這樣吧,隻要貴方交出‘九龍圖’,我們十國願意與貴國簽訂合約,永世不會侵犯貴國。”
辛無赦對這個條件並不滿意,隨口問道:“要是我方不交‘九龍圖’呢?”
耶律真臉色一沉,叫道:“不交?”
辛無赦難得滿臉嚴肅:“國與國之間的這種和平契約,咱家見的多了,可是哪一次又能持續長久?貴十國想得到寶藏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因為這寶藏能讓一國實力增加數十倍嗎?有了這數十倍的國力,且不說諸位的國君在位如何,一旦換了國君還不是照樣撕毀合約發動戰爭?到時候莫說是攻打本朝,就算貴十國之間也會相互攻擊吧?這天底下哪有‘永世不犯’之說?如果這樣可行的話,咱家想請十國聯軍讓出此地,隻要能讓我大宋派兵來取了寶藏,咱家也保證永世不會侵犯貴十國,你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