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文人墨客愛詩文 摘花片葉不留身(下)(2 / 3)

這可如何是好?王再笑犯難了。這時,常問誰突然又說道:“對了,記得長安本地人流傳一首詩謎,謎底就是李華佗的住處,隻是無人能猜出這謎底罷了。”

王再笑連忙問道:“那首詩謎是什麼?”

常問誰不好意思道:“我不記得了。”

王再笑埋怨道:“真希望你能記著點什麼。”

常問誰辯解道:“我一個江湖人,又不喜歡詩詞歌賦,幹麼要記得?”

柏鬆似乎也想起了什麼:“王少俠別急,王妃也曾向我們提及過這首詩,隻是我等也如常少俠般沒能記住。不如王少俠再去問問王妃?”

萬般無奈,王再笑隻好硬著頭皮又對鎮南王妃說道:“敢問王妃找尋李華佗的那首詩謎是什麼,還請賜告,讓在下來給解解。”

鎮南王妃似乎笑了笑,說道:“幾十年來都無人能解的一首詩謎,王少俠自信能解?妾身倒要看看少俠的大才。”說罷,她輕輕念道:“一手石上石,跨水底而過;兩味血色果,見雙木則停。”

王再笑也笑了:“幾十年無人能解?看來這李華佗雖然不喜歡與江湖人交往,但卻都是江湖人來解他的詩謎,若一個書生來解,何需半日?”

鎮南王妃見他如此托大,不信道:“這麼說少俠真的能解?”

王再笑點了點頭,又問常問誰道:“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叫幹什麼名字?附近還有哪些村莊城寨?”

常問誰說道:“我們現在就在太乙山腳下,這附近山林居多,沒有什麼村莊城寨,不過卻有一些很出名的地方,比如五馬石、五台溝、聖寶泉、南九溝、胡慶溝、紫竹林、石峽穀、紅杏林、青溝等分散在周圍。”

“一手石上石,跨水底而過;兩味血色果,見雙木則停……”王再笑念了兩遍,說道:“明白了。‘蝶穀’就在附近。”

鎮南王妃略顯失望:“‘蝶穀’當然就在附近,否則我們來這裏做什麼?隻是附近這麼多山嶺穀林,哪裏才是它的具體位置?”

王再笑解謎道:“‘一手石上石,跨水底而過’,其中‘一手’有五指,所以‘一手’就是‘五’的意思,‘石上石’就是‘台’的意思,所謂‘水底’,水見底則為‘溝’,合起來就是‘五台溝’,結合下一句‘跨水底而過’的意思就是‘跨過五台溝’,也就是說,五台溝就是蝶穀的出入口;‘兩味血色果,見雙木則停’,‘兩味’是兩種滋味,‘血色’就是‘紅色’,‘兩味血色果’就是‘兩種滋味的紅色的果實’,在當地,隻有杏是酸、甜兩種滋味,所以‘兩味血色果’就是‘紅杏’的意思,而‘雙木’就很好理解了,‘雙木為林’,合起來就是‘紅杏林’,整句的意思就是‘到了紅杏林就可以停下來了’。所以,‘蝶穀’就在五台溝北麵的紅杏林。”

鎮南王妃拍了拍手,笑道:“少俠聰慧,妾身佩服。隻是咱們也得真真實實見到了‘蝶穀’神醫李華佗,妾身才能感謝少俠。”

王再笑自信滿滿的說道:“那就請王妃啟程吧,我們陪同便是。”

鎮南王妃沒有表現出一絲不情願,命令柏鬆等人啟轎而行。一群人越過五台溝,向北直奔紅杏林。

進入五台溝已入山穀,而到達紅杏林便到了穀底,此地已無人煙。紅杏林中多有紅杏,深林處有一處籬笆院落、幾間茅草房,木門未關,上有牌匾,果然寫著“蝶穀”兩個大字。

柏鬆與金平、魏西麵麵相覷,均暗道:“王再笑好厲害,竟然真被他破解了詩謎。”

鎮南王妃也讚不絕口:“少俠果然沒猜錯,妾身在這裏謝過少俠了。”

王再笑連忙拱手說道:“僥幸,實不敢當。”

木門外有一尊巨大的石臼,旁邊一位二十多歲的少年正踩著木碓舂搗藥材。他見一行人前來,上前喝道:“何人擅闖我‘蝶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