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金言相勸不由人 皆因世上要真詢(上)(3 / 3)

柴靖表情略顯嚴肅,反問道:“少俠非知道不可嗎?”

王再笑正然道:“晚輩答應郡王爺在先,老王爺提出要求在後,若老王爺一定要晚輩中途退出,當然要給晚輩一個合理的理由,否則,對於郡王爺來說,晚輩們不是成了說話不算數的小人了?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的話,晚輩恕難從命。”

麵對高人沒來由的要求毫不屈服,堅守自己的初心,連柴靖都佩服他的原則。柴靖想了想,說道:“此事發生在五年前,五年的時間,說長不算長,可說短也不算短。這批軍餉或者已經無法查得,就算查的出來,也許已經被人揮霍一空了,如此勞神勞力不說,若走露了風聲,被朝廷得知,皇上怪罪下來,不僅護國王府三代受責,就連蕭老將軍也會受到牽連,輕則削爵入獄,重則株連九族,本王已到了鮐背之年,但子孫皆在,恕本王私心,不願有此一劫。”

王再笑想了一想,說道:“王爺說的既是人之常情,也不無道理,但是晚輩有一事不明。”

柴靖又是一笑:“少俠請講。”

王再笑問道:“此事如此重大,在江湖上可以說是沸沸揚揚,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為什麼五年過去了,朝廷竟然一無所知?”

柴靖回答道:“江湖與朝廷畢竟是兩個世界,向來井河不犯,互不通氣,此乃其一;其二,那批軍餉乃是邊關所用,當時戍守邊關的主帥正是蕭老將軍,而五年前本王亦在朝中主事,隻要蕭老將軍壓住邊關眾將的口風,本王封鎖朝廷上下的消息,也就等於控製了此事的源頭與盡頭,所以朝廷並不知曉此事。當然,此舉有欺上瞞下之嫌,有違朝廷律法,可是為求自保,本王也不得不耍些手段,不得已而為之。其中些許道理,本王不說,少俠也應該明白。”

王再笑哪裏明白這“些許道理”?他繼續問道:“能不能請王爺再解釋清楚一點?”

柴靖見他打破沙鍋問到底,笑道:“還是請蕭老將軍為少俠解釋吧。”

蕭遠征曾任朝中太師、軍中平西大將軍之職,乃是當朝軍隊中握有最高權力的武將,他向來威嚴,此時接口朗聲說道:“少俠久在江湖,也許不知道軍中的規矩,在軍中有嚴格的紀律,最高將領的話就是命令,猶如聖旨,不管對錯,既使讓部下去死,也沒有人敢不從。所以,隻要本將軍讓邊關將士異口同聲說軍餉已經下發了,便傳不出異聲。而當時柴老王爺乃是朝中頂梁柱,門生遍布朝中各個角落,任何邊關消息若要傳入京城的話,必須經過老王爺一關,隻要老王爺及時攔截,自然就可以封鎖住消息。

至於我們兩個老東西為什麼要做這有違律法之事,也的確實屬無奈,朝廷黨政之爭遠勝江湖爭鬥,若此事被朝廷知曉,有些奸佞之徒定會趁機興風作浪,陷害忠良。所以說我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聲如洪鍾,字字清晰,此事雖有不妥,但他說出來卻帶著無限的正氣。

柴靖感激的說道:“也多虧老將軍幫忙,才保住我護國王府一門三代,所以本王才不願意少俠查下去,也怕連累了老將軍。”

蕭遠征豪情萬丈的說道:“你我相識近數十年,曾經生死與共,何須此言?何況郡王爺當初若非跟隨本將軍征戰沙場,也不會雙腿殘廢,以致終生之憾,說來,是本將軍愧對老哥哥在先。”

柴靖拍了拍他的大腿,示意他不要再提此事。

一旁的常問誰卻不敢苟同——他雖然豪氣,但卻並不是糊塗蛋。此時,他正色道:“兩位老前輩兄弟情深,晚輩等人甚是明白;因朝中黨爭而隱瞞此事,晚輩也能理解。但是此事如此處理,王府三代性命雖然保全了,可是邊關眾將士的衣食住行豈不成了問題?若然如此,他們還怎麼能為民守關?恕晚輩直言,還請兩位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