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水
三江交彙,商賈通衢,小城曲水麵積不大,卻是西南各處連接中原的必經之所。
一年四季,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無論是走水路亦或是旱路,一進曲水之所見第一眼,便是那矗立於小城正中央的“彙江樓”
“登彙江樓觀江彙,品寶元魚聚元寶”
已然成為了每一位商賈巨富所推崇的行徑。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寶元魚的巨量需求,自然而然的給了眾多生活在曲水的人們以生計。
據說,這寶元魚甚是嬌貴,每日隻在夜色未散太陽即將升起之時方才出來覓食,此時的寶元魚,最為鮮美,價格也是最高。
每天都會有無數人趁著夜色來到江邊捕捉寶元魚。
用石塊在淺水處圍出一道魚塘,用香油混了栗麵團成指頭大小的丸子,拋在其中作為魚餌,然後,剩下要做的便是悄悄潛在水下,靜靜等待貪嘴的寶元魚自投羅網即可。
說起來似乎極其簡單,可這其中卻是蘊含著極難的條件。
那寶元魚生性膽小,水中稍有動靜便會逃之夭夭,因此,捉魚人勢必要提前沒入水中等待,這便要求捉魚人水性必須極佳,否則,待那魚兒入了圈套再去躍入水中捕捉,怕是早已魚去塘空。
更何況,彙江樓裏要的乃是完好無損的寶元魚,有一絲傷破,原本天價的寶元魚即變得無人問津,捉了又能如何,那寶元魚滑不溜秋,在岸上想要將其捉住就已經很難,在水中更會難上百倍。
但無論事情如何困難,世上總不缺能夠克服之人,少年石魚便是其中之一。
這天天不亮,石魚便來到江邊,將一切收拾妥當後,借著蒙蒙月光,觀瞧著江麵的活動。
遠處粼粼水波暗了一團,石魚知道那是寶元魚出現的緣由,便悄悄潛入了水下。
果然不一會,四五條寶元魚便進了石魚的圈套,石魚心中大喜,暗自選好的目標,靜待時機,不一會兒,眼瞧著寶元魚吃飽了開始行動緩慢,石魚便足下發力,迅速撲入石窩。
隻見他手指探出猶如閃電一般直插寶元魚魚鰓,在魚鰓張合之際便已將魚擒獲。
這是他的那手好戲,但凡被他盯上的魚兒鮮能逃脫,石魚不費吹灰之力,雙手各擒一條碩大寶元魚,躍上岸來。
今日必定又是一番好收成。
他得意的回頭瞧了瞧江麵,卻猛然間發現江麵之上,還有一人仰麵漂於水中。
已在江邊生活了數年的他,對此早已習慣。
若在平常,石魚懶得去管,不想要活下去的人有的是,自己似乎並沒有必要去在乎別人的選擇,可今天石魚心中卻升起了一股行俠仗義的念頭,那人仰麵漂來,興許還有一絲生機。
“倒也不求別的,但願老天爺能讓我天天捉兩隻今日這樣肥大的魚兒才好”石魚將手裏的魚兒放入早已備好的簍中,又轉身躍入到了江裏。
此時天還未全亮,石魚借著淡淡晨光,瞧見那人是個年過花甲的老者,頭上纏滿的青苔,預示著他在江中漂泊的時間怕是不短,奇的是,盡管那人嘴唇蒼白毫無血色,卻仍然有些許的呼吸。
“想不到你這糟老頭子還挺沉”石魚將老人俯身擔在一段枯木上,好讓他能往外吐吐肚子裏灌進去的江水
“娘的,我還想著說不定會是個如花似玉的大閨女呢”石魚邊穿衣服邊暗暗罵道,顯然對於被救人的身份,石魚並不滿意,在他背起竹簍將走之際,突然摸到了懷裏的幹糧,那是昨日剩下的,今天瞧起來不需要這些了,於是石魚將幹糧從懷中掏出扔到那人跟前,若他能醒,到也算自己送佛送到西。
石魚背上竹簍,扭頭瞧了那人一眼,便大步朝彙江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