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麻煩的就是硝石精煉,好在有“三星堆人”的指導,這土法提煉也並不算太過費力。先將硝石碾碎盡量溶解,多次過濾得到硝水。把硝水燒開,再加入燒開的堿水(用草木灰兌水煮小半個時辰後過濾),再大火煮小半個時辰。
充分冷卻後麵上就會形成一層雪白的硝酸鉀,這種純度的“土硝”已經勝過官造火藥作坊了。
最後是碾藥,又稱為“滾火藥”,即將硫、硝、木炭混在一起,攤在碾盤上用石碾反複滾壓,為防止硫、硝在碾壓時磨擦引燃,需加適量水,以保原料濕潤,把原料成細粉末或片狀物。
再把火藥淋濕,用銅篩子篩出均勻的顆粒,最後曬幹,這就製成了顆粒化的黑火藥。既不容易受潮,顆粒火藥間的空隙還能保證火藥的迅速燃燒形成更大的爆炸能量。這南宋獨一份的顆粒化黑火藥就算成了。
黑火藥顆粒製成後,二女找人做的鉛丸和紙張早就到位了。紙張用的是呈文紙,這種紙紙質粗厚,正麵光滑、反麵粗糙,吸水性強。這樣的紙拿來做子彈殼可以很好地隔水,保證火藥不易受潮。三個人做針線活一樣忙碌了半日,終於製成了本時空第一批定裝火藥子彈。
三人來到郊外試射,歐陽撕開一顆子彈的紙包裝,把彈丸和火藥裝入了槍膛,瞄準100步之外的樹幹扣動扳機。
“砰!”的一聲巨響,兩位美女都驚得花容失色,手槍冒出了火藥燃燒後刺鼻的硝煙味道,然而.什麼都沒發生,因為歐陽少俠啥也沒射中。
他尷尬地撇撇嘴,再次裝填,眯著一隻眼仔細瞄準。槍聲再次響起,火藥味再度散發,歐陽少俠再度尷尬……這也不能怪他,前世除了軍訓就沒碰過槍,今世弓箭也沒摸過,叫他怎麼能射中。若是讓他把手槍扔出去砸人,以他的功夫和手感絕對是百發百中,但手槍可不是這麼用滴啊.
段婉兮有些看不下去了,她是自幼習練弓馬,向歐陽討教了手槍的瞄準原理就一把奪過來,騎著馬飛馳著一槍射向樹幹。又是“砰”的一聲巨響,樹幹木屑飛濺,竟被打出碗口大的一個窟窿,而且深逾數寸。
二女麵麵相覷,沒想到這玩具一樣的東西居然能產生如許威力,對歐陽是愈加佩服。而歐陽想的卻是人家一個女子飛馬中的,而自己數槍脫靶,真是羞得無地自容。
接下來的日子,段婉兮就天天來練習,不僅是為了練槍法,還需要練裝填速度,保證自己能夠一轉身的機會就能完成一顆子彈的拆封和裝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