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之時,涪州通仙樓,一位二十餘歲的白衣公子正坐在靠江的一桌,久久舉著空杯,似乎在欣賞江景,又似乎在沉思。
這時候酒保敲了一下鑼,對座中眾客朗聲宣布:“我通仙樓曆史悠久,曆代東家都是文人雅士,喜好詩詞歌賦。文人墨客常聚於此,豫章先生(黃庭堅)都曾在本店題字。東家有言,客人每作詩詞一首俱可贈酒一壺。若是上上之品,倘肯留下墨寶,本店將裱糊於此,另有巨額饋贈。”
那白衣公子見酒店牆上竟真有黃魯直的墨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跡。此時便有書生開始吟詩,但多是些俗作,不過騙壺酒喝而已。
白衣公子想起近日遊曆武陵桃花源,看兵亂過後、滿目蒼涼,此時見滔滔江水,更是頗有感懷。叫酒保拿了文房四寶,筆走遊龍,寫下了一首《臨江仙》: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花流水潺潺。
可憐仙契剩濃歡。
黃鵬驚夢破,青鳥喚春還。
回首舊遊渾不見,蒼煙一片荒山。
玉人何處倚闌幹。
紫簫明月底,翠袖暮天寒。
店東家也湊過來看了此詞,大聲吟誦,周圍通文墨之人大聲叫好,其餘人等也怕被人看不起,自然跟著叫好。這偏遠山城,出一首好詞不容易。何況這武陵山桃花源正是附近名勝,如此應景,店家正欲宣布今日這頭彩歸了此公子。
忽然座下又一位身形高大的公子站了起來:“小生也有一詞想獻個醜!”說話之人正是歐陽瀟瀟,好不容易又有背詩的機會了,特別還在自己這位美麗的師姐麵前,那必須得顯擺顯擺了。當然他不敢拿文房四寶,因為他的字在這個時代實在是見不得人。
隻見他朗聲說道:“這位兄台寫了一首《臨江仙》,那小生也吟一首《臨江仙》吧。”
於是一邊踱著方步,一邊搖頭晃腦地吟了起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曲吟罷,滿座皆驚。那位白衣公子所作之詞是傷春悲秋,感歎世間繁華易逝,頗有晏幾道之風。而這位身形高大的公子詞卻是高潔、曠達,令人蕩氣回腸,不輸蘇東坡之氣概。
郭襄也驚呆了,雖然她素喜武學,對文學一道隻是馬馬虎虎,但在母親的熏陶下這點鑒賞水平還是有的。聽得這詞比起父親喜好的辛棄疾似乎都不輸半分,暗自對這位師弟刮目相看。
店東迎上來對歐陽瀟瀟抱拳說道:“公子此詞沉鬱悲壯、慷慨激昂,僅憑此詞當可留名青史,不知公子高姓大名。”歐陽心中洋洋得意,卻是假裝謙遜:“無名小輩不足掛齒,小生複姓歐陽,名瀟瀟。”
店東滿麵春風,拱手道:“不知公子可否見賜墨寶,裱於小店,當令小店蓬蓽生輝。”歐陽答道:“某不會寫字。”這話一出可就尷尬了,能吟誦出此等千古名篇,卻說自己不會寫字,誰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