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邊上,一人一馬緩緩而行,馬上坐著一位年過四旬、全身鎧甲的將軍,他看著麵前波浪滔滔的江水,眉頭緊鎖、一言不發。幾個隨從遠遠落在後麵,不敢打擾將軍思考。
這位將軍正是南宋名將劉整,此時的他感覺進退兩難,望著默默不語的江水,他的思緒竟回到了孩提時代。
他是一個孤兒,生在亂世,對生身父母的印象都已經十分模糊,隻記得老家在樊川。很小很小,他就加入了當地的丐幫混飯吃。但丐幫也非人人都是俠義之士,他每次要來的飯食,總須先孝敬他的“頭兒”。有時候要得少了,還少不得挨一頓拳腳。
整個童年他都在饑餓、傷痛與恐懼中度過,直到他遇到了那個號稱“江東蛇王”的八袋弟子黎生。那一年黎生從江東派到京兆做分舵主,當時樊川也屬於京兆分舵。他清除了那些吃裏扒外的丐幫弟子,劉整終於得到了解救。
黎生見他年紀幼小又瘦骨嶙峋,就傳了他一些強身健體的粗淺功夫,但他卻勤學苦練進步遠超其他弟子。後來黎生卻因為丐幫內鬥,憤而自殺,而他也失去了保護傘,丐幫又漸漸出現了一些欺上瞞下的敗類。
終於有一次,憤怒之下他殺了欺負他的一個四袋弟子,逃出了丐幫。一位鶴發童顏的道長救了他,還根據他自己的姓氏給他起名劉整,並教了他許多玄門正宗武功。直到後來這位道長仙逝,他才知道他竟是全真教的長生真人劉處玄。
再後來他就從了軍,在大金朝。從小沒念過書的他也不知道什麼華夷之辨,甚至一開始他連大宋和大金有什麼區別也不清楚,隻知道誰給我飯吃我就為誰賣命。
他從低級士兵做起,弓馬越來越嫻熟,打仗也非常勇猛。他的官越做越大,但部隊打仗卻總是輸。有部下勸他,金朝已經腐朽不堪,且他又是漢人,理應報效大宋。他才率軍投了大宋,成為一代名將孟珙的部下。
他身具玄門正宗內功,根骨奇佳加上多年的修煉,竟成為了大宋軍中第一高手,孟珙對他非常賞識。
那一年,宋蒙聯盟合攻金朝。孟珙要攻打金國所屬信陽縣,讓劉整擔任前鋒。在一天夜裏他帶著驍勇戰士十二人,渡過護城河登上城牆,發動突然襲擊。仗著自己軍中第一的武功,生生活捉了守城的將領,派人向孟珙告捷。
孟珙大為吃驚,他認為五代時後唐李存孝率領十八名騎兵攻克洛陽,這已經是奇跡,而今劉整的兵更少,竟然能占領信陽,便在劉整軍中的旗幟上寫上“賽存孝”三字。多次提升後任潼川十五軍州安撫使,知瀘州軍州事。(宋朝官製非常複雜,大約就是統領十五州的軍隊,在瀘州軍政一把抓。)
然而好景不長,孟珙死後他又一次失去了保護傘。由於出身“北地”(原金國的地盤),在南方將領為主的大宋他遭到排擠。大帥呂文德非常忌妒劉整,凡是劉整獻上的計策,往往加以阻擾,立了功也不上報。因為俞興與劉整有矛盾,呂文德便命俞興為四川製置使,做他的頂頭上司,便於打擊他。
而這一次,卻命他千裏迢迢領兵馳援。到了漢江邊,部隊人困馬乏,派人去跟襄陽城聯絡卻泥牛入海、杳無音訊。現在前麵是一望無際的蒙古營帳,背後是濁浪滔滔的千裏漢江,自己進退兩難。進,以卵擊石;退,必遭呂大帥軍法處置,一樣身首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