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八年秋,齊州曆城,刺史府內。

身著單衣的李恪躺在竹椅上,享受著秋日的涼爽。

“殿下,南下的商路已經打通,咱們王府的商隊已經折返,此番帶回來的茶葉不少,共計六千斤。”

“另外,香皂已經在州府鋪開,這幾日銷量不錯,下麵的人請示增產,以防斷供。”

聽著身旁王府管事陳濤的彙報,李恪嘴角微揚。

“茶葉入庫妥善保存,至於香皂增產一事先往後放放,物以稀為貴,你滿大街的都是了,本王怎麼好意思賣那麼貴?”

聞言,陳濤急忙點頭應是。

見狀,李恪心中也是不由得生出幾分感慨來。

自己穿越到大唐,成為融隋唐兩朝皇族及北魏獨孤氏血統於一身,後世偉人欽點之英物,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

蜀王李恪!

至今已有半年時間了!

此時李承乾還在老老實實的當太子,沒有作死造反。

李泰,雖然獲封越王,但一心一意苟在長安,大張旗鼓編寫《括地誌》,期待著獲得朝野和父皇青睞,一飛衝天。

李治,嗯……剛過了吃奶的年紀,正學走路呢。

而李恪,卻是被安排到了封地就藩。

雖然並非長孫皇後所出,但好在李世民對前身還算疼愛,封地沒有選擇什麼苦寒之地,而是這齊州。

穿越以來,李恪憑著上一世化工博士出身積累的知識,終於讓王府的產業步入了正軌。

但是這好心情沒持續多久,李恪卻又輕歎了一口氣。

按照曆史的走向,就在今年,長孫皇後這位一代賢後就要病重身死了。

沒了長孫皇後的看護,太子李承乾性子逐漸變得乖戾起來。

那便宜老爹李世民疼起兒子來沒上限,李泰也很快就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朝堂上用不了多久就要起大的紛爭。

如今的長安城,猶如烈火烹油。

可是自己那父皇偏偏接連幾次口諭喚李恪返回長安。

天可憐見,李恪隻想安穩苟在封地,猥瑣發育。

誰愛浪誰浪,與我無瓜。

別的不說,回了長安,單單李恪身上所具備的前朝皇室血脈,就會成為朝堂上任人攻擊的靶子。

曆史上前身可就是因為被長孫無忌忌憚,被誣謀反而誅!實屬大倒黴蛋!

況且,自己又不想當皇帝,何必湊那麼近自找麻煩?

當皇帝有什麼好的?

不幹事兒說自己是昏君,幹事兒還得把自己累死,當個閑散王爺他多好?

不操心天下事,賺錢花錢就好!

當然,該有的自保手段還是要提前準備的,若真是有人想把他的命當韭菜噶掉,李恪不介意以牙還牙。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李恪這幾個月來可沒少動心思!

“長安城那邊可有消息?”

聽到這聲詢問,陳濤急忙回道:“長安城一切正常,皇後的病症也減輕了不少。”

聞言,李恪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長孫皇後素有賢名,若是她還活著,李世民這邊還稍有節製,李承乾和李泰也不至於走上無法回頭的路。

到時候讓長孫皇後說幾句好話,李恪好歹也能夠繼續留在齊州。

所以長孫皇後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死。

因此,李恪親自調配出緩解氣疾的藥送去長安,想為長孫皇後續續命。

“母後沒有事情就好,長安那邊你多盯著點,莫要出了事兒本王都不知道。”

“行了,準備準備,去秋月閣一趟。”

陳濤急忙躬身應是。

而此刻,李恪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已經和長孫皇後在前往齊州的馬車上了!

數月前,在外就藩的李恪突然派人從齊州送來一味藥,說是能夠緩解皇後的氣疾。

雖然有些懷疑這藥的效力,但李世民還是讓長孫皇後嚐試了試。

吃了一段時間之後,長孫皇後的氣疾果然是好了不少。

就連藥王孫思邈都對李恪送來的藥物讚不絕口。

但想要根治卻是有些麻煩,於是孫思邈便提議讓蜀王李恪試試。

……

前往齊州的官道上,一列車隊正在緩緩前行。

車內,看著神色有些疲憊的長孫皇後,李世民麵露擔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