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玉從角門回到攝政王府的時候,已經午時過半了。明玦看她遲遲不歸,以為她這麼一個小丫頭在外麵出了什麼事。
嘉玉自是不敢說自己帶薪逛街去了,隻道路遇有人在大國師車架前鬧事把西街圍的水泄不通,這才耽擱了。明玦不疑有他,拿了采買的藥材便往正房去了。
嘉玉回到自己的廂房中取出那本《修道:從入門到飛升》,扉頁的序言中如是寫道:
修道之人乃是修世間道法,一切修行盡在萬物法則之中。
世俗有世俗之法,紅塵有紅塵之法,人有人之法則,妖有妖之法則,仙亦有仙之法則;
遵循道法自然,亦不能被其禁錮。
淮南子
永曆四百二十六年暮春於玉靈山下。
接著,又翻開下一頁。
第一講,煉氣。
“坐臥於靈氣充沛之地,雙肩下沉,雙目垂簾,鼻息自然,吐納靈氣引入丹田之中······”
似乎是怕讀者不知丹田在何處,淮南子專門在右下角畫了一個打坐的小人標明上中下三個丹田的位置。
並且在小人頭頂畫了一個像是對話框的東西並講到:“每次吐納時間不得小於一個時辰哦。”
這個“哦”字就很靈性,嘉玉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一本正經賣萌的小老頭兒。
嘉玉隨後坐在榻上按照書中描寫的煉氣之法自己嚐試了一下,卻是不怎麼上道。每次氣沉丹田開始吐納的時候,令人舒緩的氣息就像風一般悄悄溜走。
那股氣息極為舒適清涼,大概便是書中所說的靈氣。
“難道是此地靈氣太過稀薄?”
攝政王府下的土地自然是一塊風水寶地,可世間不斷更替,這王府中不知發生了多少汙穢之事,此間的靈氣自然也就被汙染。
這世間能被興土木,修官署、寺廟、道觀、宮殿、府第的地方無疑都是風水極好的福地,宮殿和王府這種地方藏汙納垢必然影響靈氣的純淨,那麼就剩下去寺廟、道觀之類的地方了。
嘉玉想起今日街上遇見的國師和小道童,她知道國師在凡間的道場是白雲觀,也是千百年來大齊國觀星象、測國運,祭祀祈福的地方。國師和白雲觀的道士們都在此處修行生活,那必然是一個靈氣充沛的風水寶地了。
若是每日能在白雲觀附近蹭一個時辰的靈氣······嘉玉的小算盤打得叭叭兒響。
晚間,碧園。
管事把一張繡著金線的帖子遞給宋芷柔。
“十日後,太後娘娘壽宴宴請各位臣工及女眷,王爺交代了,賀禮一事交由王妃準備。”
宋芷柔接過請帖,語氣有些冷然“十日後?為何現在才告訴我。”
管事眼神轉了轉,為難道:“王妃進府不過半月,以前這種事都是江側妃在操持,可王爺交代了‘既是占了位置就要做該做的事’,小的這才來稟報王妃娘娘的。”
這語氣是極為恭敬的,可話語之中的諷刺以及學冷沉殤說話時的陰陽怪氣叫人無法忽視。
宋芷柔沉默片刻,終是道:“知道了,下去吧。明玦,送送李管事。”
明玦領命而去,房中隻剩下宋芷柔和嘉玉主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