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作戰計劃(二)(2 / 2)

將廣東全省分為若幹個區域,首先是對核心區域進行社會改造,核心區域即明朝廣州府所轄的十五縣一州。這一區域將進行全麵的社會改造。完全“脫胎換骨”。建立起目前在臨高實行的近代化行政架構和社會結構;用可靠的歸化民幹部取代原有胥吏階層――除少數人可以教育留用之外,全部予以清洗。

其次是綏靖區,一般為經濟發達、戰略藥店或者交通樞紐所在州縣。這一區域首先建立較為完善的縣級機構,重點改造縣內的城鎮,采取城市逐步輻射農村的漸進式改造。待到時機成熟之後再進行激進式社會改造。

最後是治安區。包括所有非核心區、非綏靖區的州縣。對這些州縣暫時采取維持現狀政策,延續過去明朝官府的政權不下鄉模式,將行政重點放在鎮壓武力反叛,征收賦稅,征發勞動力和獲取當地資源上,對當地的社會秩序不作觸動。

在治安區,應充分利用原來的統治機構和行政人員,不妨充分任用那些願意投靠元老院,聲譽較好的舊官吏和地方縉紳,亦可任命其擔任縣長等主要行政職務,作為過渡性政策。

但是在核心區和綏靖區,對舊官吏和縉紳的任用,必須持謹慎態度,一般也不允許任命其擔任重要領導職務。

接管廣東所需歸化民幹部數量,按照tg在解放戰爭末期開始全麵接管國民黨統治區,建立新政權前夕的估計,500個縣所需的中央局、區黨委、地委、縣委、區委等五級及大城市的各項幹部5.3萬人左右。相對應的1.6億人口,大約是每3000人一名幹部,一個縣配置不到100人。

現在政務院大致也是按照這個標準進行配置的。由於17世紀的人口比20世紀要少得多,而且元老院的地方行政體係采取將路縣鄉(鎮)兩級體製,不再配置當中的府或者“地、市”一級,所需的幹部人數還要更少一些。

核心區域廣州府有15縣1州,按一個縣100名幹部計算,就需要1600人。其餘各縣視情況亦需要配備10~30名幹部。全廣東的7州75縣粗略計算下來大約需要地方幹部4000人。

抽調4000名地方幹部,對元老院來說壓力略大。tg在全國勝利前已經建立了數百個縣的地方政權,擁有大量的地方幹部。隻要每縣抽調一部分就能滿足大部分需求,而且還可以接受舊職員和從國統區學生中招募新幹部。元老院雖然在海南全島都建立了縣一級政權,但是海南的縣大多人口極少,大部分縣人口不過萬人,行政事務極其有限,幹部配置自然也少。全島除臨高、瓊山、儋州、文昌幾個人口大縣之外,大多數縣能調出的地方幹部非常少。幸而臨高的中央部委辦各機關職員人數相當龐大,可以調出一部分充實地方幹部。

至於接受舊職員,胥吏階層是一個完全墮落腐朽的特殊階層,大部分元老對他們是非常不放心的,而且他們的地方行政技能除了少數之外,與元老院的現代地方行政製度格格不入,可以說是完全無用。大明也沒有受過近代中小學教育的學生可供招收,舊知識分子即稀少,其知識體係又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對補充幹部隊伍意義不大。

為了籌措這些幹部,除了從各縣、中央機關和國有企業中調出歸化民幹部1200人之外,再從芳草地學園高小學生中選擇年齡較大者300人安排即刻畢業,調入各機關充當行政實習生,作為北上幹部培養。

麵向社會招收持有初小文憑或者持有乙、丙種文憑的男女500人,實施行政速成培訓。如果無法招募到足夠的符合條件的人員,則放寬到文盲亦可報名,但是必須在二十五周歲以下。

將陸海軍中年齡較大、軍事素質較差、體能欠佳的人員全部做退役處理,充實到地方幹部隊伍中充當武裝幹部,以備調用。這批人員大約有四五百人。

另外,原為廣州站工作的當地工作人員亦可轉為當地幹部,這部分大約有二三百人。

綜合算下來,大致可為兩廣攻略準備3000名左右的幹部。基本可以滿足第一階段的核心區和綏靖區的幹部配置需求。(未完待續……)

3478/181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