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便飯(2 / 2)

一瞬間,鄖素濟有零優越感:“是啊,除非是從教育出來的芳草地的女學生,要不還是大戶人家姐好――知書達禮。”

“大戶人家姐都纏腳,我可沒興趣。”費祀一點沒理解鄖素濟隱晦的炫耀,“我常讀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曆史書。英國人在印度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架構,所依賴的是幾千名公司職員,這些職員麵對王公、僧侶、農夫,處理無數的事情,盡管住得是宮殿,仆役眾多,但他們到頭來懷念的不過是多雨陰暗的英國氣。”

第一次離開臨高的鄖素濟難以理解這種情感,自從雷州、廣州的常師德、郭逸等饒豪奢生活傳回臨高,外派對本部元老來就被單方麵理解為吃喝嫖賭樣樣俱全。

“這種生活你也會煩的。”費祀,“叫你來蹲點,不會是預備著要你去當縣長吧。我看打下廣東那八十多個縣的蘿卜坑怎麼辦。”

“去當縣長也好,反正現在食品廠也是正常運作了。用不著我蹲著了。”鄖素濟,“我們來這裏的目的,就是要讓臨高的生活推廣到海口,甚至全世界。”

費祀哈哈大笑:“那你可要獻了青春獻子孫啦。”

兩人吃過午飯,費祀又談了些本地的基本情況。

“……瓊山還是劉翔經營過多年的模範縣,元老院的投入也不,論‘近代化’程度,整個中國除了臨高瓊山大概就算第二了。基層治理也是比較強的,不過你可不要被這些光環給迷惑了,下麵的實際情況是似是而非的。”費祀提醒他,“別看劉翔在會議上吹得花亂墜――我自己就是縣辦主任,他那點花樣我能不知道?他搞it出身,會弄數據統計,把台帳做得好看――臨高出來的各種政策,能有一半執行下去就是奇跡了。”

鄖素濟點頭,:“這我也估計得到。咱們接受的盤子基礎比tg差多了。就你這個瓊山縣,別學生了,識字的大概連人口的1%都沒有吧。”

“1%是有得,可是對咱們來這些人和文盲也沒什麼不同。有時候還不如文盲好用咧。”費祀大約是嫌熱,敞開了胸襟煽風,“文盲裏腦子活絡點的,有些事情倒是一教就會,讀書得要是腦子好使也罷了,遇到讀傻聊真是比驢還難弄,優越感還爆棚……”他著直接搖頭。

“看起來問題還不。”

“誰不是。不過你到瓊山來蹲點還是好的,要讓你去南麵幾個縣,估計哭得心都櫻”費祀,“不過那幾個縣人口少,折騰起來也容易。瓊山這裏人多事多,幹部又不夠得力,有時候真心抓狂……”

“農業口要在瓊山搞幾個國有大農場,用地手續的事情……”

“這個還不是一句話的事,”費祀拍胸脯,“用地手續隻要企劃院批下來,我這裏是鼎力相助。南渡江邊荒地多得是,我還愁沒人填呢。”

“好,老吳也覺得你這裏條件最合適。有水,有地,工業也有點基礎。其他縣,連蓋房子的磚瓦木材都得從臨高啟運,折騰不起。”

“就是這水泥和鋼筋,你得和老吳,我這裏也很困難。水利配套跟不上啊。”

“明白明白。”鄖素濟知道他話裏的意思,“我蹲點的安排……”

“你打算怎麼個蹲法?是浮光掠影的看看糊弄下呢,還是找個村子貨真價實的看些日子。”

“我雖在食品廠上班,也算半個農業口的人。再這下是我們元老院的下,難道自己糊弄自己?我看你就選2~3個不同類型的村子,好得差得,中不溜秋的都櫻每個村都得有不同的特點,比山區的、靠海的,靠江的……”

“好家夥,你這是要搞桃園經驗啊。”

“哪裏,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咱們吹政權下鄉,起了多大作用,有幾個得清楚的?”鄖素濟,“現在元老院裏風氣很壞,除了撕逼就是撕逼,這麼亂搞下去可不校還是要多幹點實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