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裏的普通物資隻要在某個限額以下工業口的元老可以直接填寫領料單簽字領取,林漢隆身為科技部的工程師,備料倉庫也是常來常往。他向倉庫的管事點了點頭,一個中年的歸化民庫管立刻跑了過來。
在臨高沒什麼輕鬆的工作,庫管除了管理庫房之外,還要客串搬運工。空下來的時候順便再幹些不需要設備的手工活。這些全部是列入工作定量的。企劃院裏的前血汗工廠的hn經常會抽查各工種的勞動效率和勞動量,確保沒有人過得很空閑。
林漢隆的徒弟不等吩咐就到一邊推來一輛“紫電改”,跟在林漢隆和庫管身後進了倉庫。
工業口的備料總倉庫過去隻是個棚子…最近才翻建為紅磚鍛造鐵桁架結構的標準庫。頂層的板瓦下還敷設有保溫隔熱層。外麵烈日炎炎,走進高大幽深的倉庫,立刻覺得一股涼意,汗都消下去了不少。
備料倉庫按照儲存物料的種類在內部分隔為若幹個子庫,木製和鐵製的貨架密密麻麻的排列著,上麵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資。這些都是在本時空搜集、生產和加工出來的。
林漢隆知道自己要的東西在哪裏。他直接走到貨架前一指′說個數量。徒弟立刻上前搬到車裏,庫管相應地在書寫板上填單。一會的功夫林漢隆已經拿到了所有自己要的東西。三人又回到倉庫外。林漢隆跟庫管進到辦公室,庫管回到自己的桌前開始抄寫一式三份的發料單,另外有人過來為林漢隆奉上茶水,他的徒弟就推著車子在外麵等著。時間不長發料單抄寫完畢,庫管把發料單送到林漢隆麵前請他簽字,再呈交給管事蓋章。另外有人負責核對發料單與車上的東西數量與種類相符,然後啪啪啪又是三個章。
回到車間,林漢隆告訴徒弟今天要加班…然後忙正事去了。作為一個多麵手,科技部裏還有數不清的事情在正等著他。他隻能等到晚上下班之後再忙這個新的設想。
下班的汽笛響過。林漢隆找了個合適的煤氣加熱爐,在上麵架起一口鐵鍋。鐵鍋裏放的是剛領來的蜂蠟和鬆香,按比例配好投入鍋中這是玻璃的粘接劑。
他打開煤氣火,耐心的等混合物融化了攪勻…再用鐵勺舀出一些來倒在一塊玻璃片上,然後用另一塊玻璃片壓上去。此這般將所有的玻璃片都貼到一起。
林漢隆撤掉鐵鍋,給爐頭上加了一個鐵罩子,又拿出一塊鐵板架上去。用小火給鐵板加熱。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林漢隆戴上防熱手套,把貼到一起的玻璃放在鐵板上讓粘接劑再次融化,然後放到螺旋壓力機上小心的轉動手柄將玻璃片用力地壓在一起再用夾具固定住。
等著玻璃片徹底固化的時候他去外麵抽了一支煙,吹吹臨高傍晚的清風。抽完煙…又喝了一杯茶。
最後所有的玻璃片都緊緊貼在一起…邊緣全部對齊,成了一個玻璃立方體。弄完這些…他又在立方體長軸的兩端用墨線劃出十字線找出中心,然後用墨圓規劃出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再滴上一些融化的粘接劑,把兩個圓柱形小鐵塊粘在玻璃兩頭,正好蓋在小的墨線圓圈上。
林漢隆讓徒弟收拾好爐子,自己拿著玻璃立方體踱到砂輪機邊上。因為已經下班,砂輪機沒有人用。這台砂輪機從砂輪到機器都是從舊時空帶來的。林漢隆忽然想起來鍾利時說過要開發砂輪的事情眼下事太多,以後再說吧。
他把玻璃小心夾好,開動砂輪機。首先是切掉立方體的四條棱,截麵就由正方形變成了八角形。然後繼續切,八角形變成十六角形。每一次都做得很小心,進刀很慢,冷卻液也一直開著。看看差不多快到先前畫好的大圓圈了,林漢隆開始讓工件轉動起來,很快就磨出一個像模像樣的圓柱形。他關掉砂輪機,拿出工件量了半天,覺得滿意了才把東西都收起來,招呼徒弟下班。
第三天林漢隆交給徒弟一項任務,讓他用鐵錘把領來的一堆石榴石統統砸成粉末,再用鐵球和鐵臼盡量的磨細。石榴石是遠程勘探隊在野外作業時發現的,因為知道這個東西在工業上有用,就帶回來幾十公斤樣品。
石榴石硬度比較高,古人就用它做磨料加工玉石,它自身也是一種寶石。
寶石級的石榴石屬於中高檔的寶石。工業級的石榴石在很多方麵都有運用,因為它的硬度有7,所以主要是用於碾磨類材料和切割材料。遠程勘探隊開采來得這些隻能算是工業級的石榴石砂。質地不純,包含了不少雜質,顏sè也不純淨。糸未完待續。!。
3478/1811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