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節 學生出陣(2 / 2)

“我不打算全要你們的高小部學生。”都德說“初小部的也可以。隻要能讀能寫,會簡單的計算就可以。至於年齡,一律要十六歲以上的。”

學生的來源大多是收容來得流民,所以初小和高小的學生並不一定按照年齡大小排序。初小部有十五六歲的大孩子,高小部也有十歲不到的兒童。

都德的計劃…是外派學生按照三個月一期進行輪換。這樣不至於耽誤太多的學業。

“凡是參加發動機行動的學生,全部給他們記檔,以後作為加工資、調級、評選的參考。再說這是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以後大多是要當幹部的。現在就鍛煉起實務,比單純讀書讀出一群書呆子來強。,。

都德接著說道“這也是執委會的意見。”

袁子光說:“加工資、調級是小事,教育是百年大計,特別是眼下受過係統的現代教育的歸化民比大熊貓還少。今天我們損失了一個學生,就是損失一顆將來會長成參天大樹,蔭庇一方的寶貴的種子,執委會要三思啊……”

他雖然是數學老師出身,畢竟長期浸yin在學校氛圍中,抒情起來立馬顯得與眾不同。

都德的表情愈發不自然起來,這時候付三思插話道:“執委會這麼會是三思?我連執委會的大門往哪裏開都不知道呢。”

這話稍稍緩解了下辦公室裏有點尷尬的氣氛,胡青白卻知道這事已經難以扭轉了。他當領導久了,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固執己見,什麼時候應該見風轉舵,當即緩緩說道:“執委會的苦衷,我們是明白的。發動機行動是事關國本的大事,按理說我們教育部門也應該鼎力支持。”

教育人民委員表態了,袁子光當然不便再爭論,但是他還是連續發出“哼哼”聲表示對此不讚同。胡青白知道這事也得給袁子光一個交待:手下的骨幹的情緒還是要照顧到的。

“學生,我可以抽調,不過抽調誰,不抽調誰,由我們教育部門自行決定,企劃…院也好,軍方也好,不能點名。委派生除外。”

都德點頭:“這個沒問題。”

“其次,我們的學生不能去戰區。得確保他們在安全地點工作。

如果可能,盡量減少他們的旅行次數和時間。”

“第三,在各個營區,要設立隨營學校,留出一定的時間供學生自學和教學。去參與發動機行動的元老必須抽出一定的時間按照大綱講授課程。保證學習不中斷。”

都德一律應承了下來,還保證在供給和居住環境上給予外派學生一定的優待。

胡青白說:“隻要這些條件都能辦到,也沒必要三個月輪換一次。畢竟路上時間很長。隻要營區周圍環境相對安全,衛生條件比較好,六個月輪換一次就可以了。當然身體不好的要隨時往回送。

袁子光雖然滿心不讚成大規模的外派,但是這畢竟是執委會的直接指令,而且胡青白也算是爭取了不錯的條件,也不便再反對,隻好表示默認了。

送走了都德和付三思,胡青白考慮除了外派學生之外,芳草地至少應該派出一名元老教師作為帶隊老師,時刻監督學生的學習。

“你知道,雖然都德答應我們搞隨營學校,但是其他元老不見得有興趣給孩子們上課,就算他們有興趣,我還不放心……”

袁子光知道這“不放心”裏有兩重含義:第一是怕元老們上教育水平不高,其次是生怕有人對學生伸出“魔掌”來,有誌於“推倒”的元老可是不少的。限於學生的年齡和xing別比例,國民學校沒法全部派出男生。

看胡青白的意思,似乎是要自己毛遂自薦當這個隨營教師。袁子光對此很有些畏懼他怕坐船,更何況是小噸位的帆船!其次到荒蕪的濟州島也好,台灣島也好,生活條件實在太艱苦了。好歹芳草地這裏元老宿舍是有抽水馬桶,熱水淋浴的。

“蔣估中、肖照川他們我覺得ting合適的”袁子光老實不客氣的直接“舉薦賢能”。這幾位都是芳草地的常任元老教師。!。

3478/18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