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著一身幹部服,滿臉的油汗,一麵拿著個鐵皮大喇叭,一麵揮舞著卷成一卷的文件,“隊伍不要亂了,排好隊,準備好……”
他手裏拿得是文宣部群眾活動處處長方非搞得慶祝方案,這方案按照方非的標準是很簡單,但是對紀登高來說就嫌很複雜了。古人組織複雜的節慶禮儀活動也很有一手,但是這類的大型活動一般隻有朝廷中央才會開展,普通人很少接觸。對一個賣卜先生來說就更加陌生了。
楊草和譚小芹也被安排到群眾隊中,群眾隊比較鬆散,沒有特別的道具或者訓練,隻要求合群按照路線行進就好,楊草領了一麵小旗,她舉目四望,人群中有幾個麵孔她似乎見過,大家的眼神稍一碰便默契的互相避開了視線。
這時候街道上的高音喇叭開始播放器雄壯的音樂來了,這是遊行開始的信號。紀登高招呼著大家開始行進。
遊行的路線是從博鋪公社大街出發,沿著港區行進,然後踏上博鋪-百仞公路,一路遊行到東門市場,再到大體育場進行集會。這時候天色已經漸漸晚了下來,暮色中,燈籠和火把都點了起來,道路上星星點點的,猶如一條流動的光河。
學生和民兵組織成前驅隊隊列整齊,旗幟飄揚。他們舉著的旗幟是在開戰動員的時候才借著旗幟熱潮倉促趕製出來的。紅色的陸軍旗,藍白兩色的海軍旗,許多個人設計或者抄襲的旗幟。還有成排成排的方形的紅底色的幡,上麵繡著各種奇奇怪怪的,這裏的人從來沒見過的圖案。旗幡的杆頂矗立著衝壓出來的站在齒輪、麥穗、寶劍和樹葉上的雙頭鷹。火光下,鋼皮的雙頭鷹的雙眼目光炯炯,閃爍著寒光,注視著在火光下行進的隊伍。
遊行的隊伍在進行曲的伴奏下行進著,學生和民兵邁著整齊的步伐。齊聲高聲的唱著《歌唱祖國》,這首歌曲已經被改頭換麵,成了穿越政權第一首充滿政治意味的進行曲。要不是大多數元老暫時還不希望和大明徹底的撕破臉皮,這歌曲的歌名就要變成《歌唱帝國》了。歌詞也會改得更加露骨。
跟在後麵的群眾不大會唱這首歌曲,但是他們的心也被這激昂的歌聲激蕩起來,有的人附和著唱著,也有人學著旁邊的人的模樣,揮舞著手中的燈籠和旗幟,同聲歡呼著。
這種如此如醉的狂熱是許多人從來沒有體驗過得,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興奮。但是他們還是在這樣的氣氛下歡呼、唱歌,甚至試圖讓步子跟上一遍一遍高聲歌唱的進行曲的節奏。
遊行隊伍走過港區,然後踏上了去百仞城的公路,公路上已經暫時停止了一切車輛通行,偶然經過的行人閃開在路邊,即恐懼又好奇的看著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經過。火光照亮了公路,遠處的百仞城則燈火通明。
這時候,漆黑的夜空中一根接一根的亮起了巨大的光柱。八台穿越集團擁有的最大功率的探照燈發射出來的光柱在夜空中排成兩行光柱。這壯觀的景象讓所有的人為之目眩。譚小芹驚訝的叫了一聲。太不可思議了,一瞬間她的腿腳都軟了,差點跪倒在地。首長們不是凡人……她忽然恐懼的想到了這句話。
從各個公社湧來的遊行隊伍猶如一條條光芒四射的大蟒,在各條道路上翻滾著前進。這從未有過的壯觀景象不但讓人折服感歎也使得許多人趕到了由衷的恐懼。
劉大霖默默的坐在自家的院子裏,注視著百仞城那邊的巨大光柱。他看不到公路上的遊行隊伍,但是縣城外公路上傳來的歌聲他是聽得見的;簡單、有力,甚至在他看來失之於粗俗,但是卻有著一種強烈的振奮人心的東西在內。這既不是黃鍾大呂,又不是鄭衛之音,和這直衝夜空的光柱一樣,是他完全不了解的東西。劉大霖的心情變得非常的沉重。
“老爺,回屋去吧。”他的仆人小聲的勸諫道。
“不忙。”他低聲說道,“外麵的布告真得是說澳洲人打敗了官兵?”
“是,布告有人看著,小的不敢揭去,不過小的抄了一份。”
布告寫得很簡單,但是內容卻明確。劉大霖看了一遍其中的文言部分,言辭不甚雅馴,文理還算通順。文告中說自己即來瓊州,從無不法之事,在瓊州墾荒經商,招撫流亡,賑濟難民,褒揚文教,卻遭官府的無端進剿,迫不得已方才奮起自衛,將官軍於澄邁城下擊潰。
3478/1810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