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節 進兵(3 / 3)

計劃確定之後,負責堅守陣地的1營和4營對大營的陣地進行了加固,除了炮兵營的火炮之外,炮兵學兵帶來的備用火炮也被布置在營寨上用來攔截敵軍。少數幾門12磅山地榴彈炮被加強了步兵第3營、第5營。作為機動火力使用。

接著他把北煒叫來了:“你是不是能夠保證半徑10公裏遮斷?”

“可以。”北煒毫不猶豫的說道,“我已經布置多個潛伏哨和巡邏隊,保證20公裏方圓內無人可以偵查到我們的動向。”

“兵力夠嗎?”

“勉強夠,我已經命令全特偵隊除了訓練分隊和三亞分隊之外的所有分隊即刻到澄邁聽候調用――他們晚上就到。這幾個分隊一來,遮斷會更加可靠。”

“這事至關重要。”何鳴再三強調。他的一切計劃都是建立在部隊的機動上的。伏波軍的機動力再強也是靠兩條腿,所以埋伏的部隊不能離開會戰區域太遠,否則很難及時趕到參加戰鬥。既然在近處埋伏,就必須完全遮斷敵人的一切偵查,使之不能掌握動向。

按照曆史資料組的提供的材料,明軍在正常行軍的時候放24塘,大約20裏遠,探馬前後左右放30裏。而且明軍的探馬全係騎兵,機動力還是很可觀的。另外,明軍還可能已經先期派遣了細作來探視。所以遮斷敵人耳目就成為一件緊要的事情。

見過北煒之後,陳海陽也登岸來和他商量協同的事情,雙方約定了聯絡信號和方式,陳海陽還下令拆卸戰艦上的十挺打字機,隨射手和彈藥一起登岸協助防守。

到這時候,野戰軍各部已經完全做好了戰鬥準備,各部隊不但知道自己的作戰計劃,對即將展開大戰的戰場也做了實地的踏勘,以免有任何遺漏的地方。

7月3日上午,特偵隊在瓊山的偵察兵發來了:“敵軍全軍出動”的報告。第二次反圍剿正式拉開了序幕。

何如賓的大軍從瓊山出發,沿著驛路一路向前開拔。在打仗上,他的態度依然是以持重為上的,為此他一出瓊山,就派出大批探馬和細作打探情況。

潮州參將童以振率領著十幾員偏將,二千多名士兵走在前邊。最前麵是他手下千總何湛然率領的三百名騎兵,準備在路上一旦遇到敵人就迅速攻擊,掩護後麵的大隊步兵和火器展開。

騎兵是很有用的兵種,但是廣東沒有許多騎兵可用,所以全軍止帶了八百騎。何如賓認為在海南騎兵用處不大,這次又多半以圍困攻城戰為主,騎兵多帶亦無用。而且各處的消息都說髡賊缺少騾馬,不構成威脅。

惠州參將嚴遵誥率領二千士兵斷後。他們之前是的總鎮火器營千總李佰刀率領的火器營,重炮大多用牛牽引,又有很多車輛,所以行進速度很慢,走在倒數第二。在火器營之前是雲梯營。這是專門用來攻城奪寨的專業部隊,六百名雲梯兵帶著拆卸開來的雲梯和許多器械。萬一需要直接攻寨就由雲梯兵來擔任突擊前鋒。

鎮標營中軍守備孫昌祚,葉正芳率領著十幾員親將,一千五百名標營士兵和五百名何如賓的家丁護衛老營。趙汝義和幕僚們隨老營行動,因為是出兵打仗他表示要騎馬行軍,但是何如賓還是關照為他準備了轎子和三班轎夫隨時聽用。

何如賓帶著他的親兵和一部分主要將領走在老營之前。驛路上人喊馬嘶,煙塵滾滾。盡管前幾天接連下雨,但是這幾天天氣稍好,陽光便非常***,加上路上灰塵很大,許多士兵沒走多少路就把隨身瓦罐和皮囊裏的水喝光了。

幾乎每到一條河水清澈的河流邊,士兵和馬匹就會擠到河邊去喝水。人擠馬嘶,亂作一團。

“告訴各位將軍,人馬快走!”何如賓催促著手下的將領們,不讓士兵們在河邊逗留太久,免得擾亂行伍,被敵人乘隙突襲。

但是敵人顯然沒有突襲的打算,包括全軍涉水渡河的這樣的高危險狀態下,探馬也沒有發現近處有敵人活動的蹤跡。

放出去的24塘塘馬不斷的送回四麵平安的報告。何如賓稍稍放心。

“傳令各軍,不許拖延!”他命令道。

瓊山-澄邁之間的裏程正常行進隻有半日路程,如果按照官軍平均每天走二三十裏的速度,這點路可以走上三四天。但是海南和別處不同,沿途州縣很少不說,農村也非常貧瘠,除非象瓊山、儋州之類有儲備有大量糧食的官倉的州縣。否則根本無力供應一支大軍,如果按照還照老規矩慢騰騰的行軍,反而會把軍隊攜帶的糧食提前耗盡。何如賓吩咐眾將,督促各部盡快前進。

3478/1810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