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大繼續道:“……隻要小人不給髡賊拿住,大戶們那裏絕無風險。順便還能打探些軍情”
“好!此事就委給你辦理了!”苟承絢故作大方道,“大戶們的一應饋贈,我一概不要,全部賞你!”
“謝相公厚賜!”賴大馬上跪下磕了個頭,“官軍克服臨高之後,以相公之能又是本地的土著,官府善後事宜豈能少了相公?小人此去先為相公打個前站,到時候那夥大戶們還不是要他圓就圓,要他方就方!”
“你第一家去找誰?”
“黃家寨。”
苟承絢心有不甘,他原是準備攀咬黃家一個“附賊”的罪名,讓其徹底破家。
“相公!”賴大知道他的心思,“黃家我們扳不動的!光他一個三兒子當初被髡賊殺了這件事,就立於不敗之地了!黃家寨兵強馬壯,和髡賊又有血仇,要他們發動鄉勇接應並非難事。”
苟承絢想了想也的確是,不由得泄了氣。隻得恨恨的罵了幾句黃老狗黃匹夫之類的話。又歎氣道:“我隻恨爹爹無有下落,不然他和胡伯父的一支人馬亦可助力。”
“髡賊既然沒有拿到胡老爺,老爺自然也就平安。”賴大寬慰他,“小的回去之後,再暗中尋訪就是!”
當下商議停當,常青雲又去總兵麵前周旋了一番,何如賓原就對此事不感興趣,見有人願意去冒險,反正也不費自己一兵一卒。當即將所需文書發給,又賞了十兩銀子。賴大將發給的關書文告折成長條,用油紙包好外麵又用布縫緊,這才縫入自己的腰帶之中。自有人安排搭乘渡海的兵船趕赴瓊山。
馬嫋的司令部作戰室裏,參謀們正圍繞著一張巨大的沙盤桌進行著戰場作業。何鳴和營以上軍官正在附近稍高的看台上俯瞰整個沙盤。這個沙盤是根據舊時空帶來的電子地圖再加上特偵隊、勘探隊的實地勘探修正後製作出來的,不但比例精確,而且對細節的表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這是一群比例模型愛好者製作的,連沙盤上的一座橋梁,一座村莊――盡管小得可憐,也有做舊處理。
這副沙盤表現的是從臨高到瓊山縣的地形地貌。這一區域被濃縮在這張巨大的沙盤之上。
要在那裏與進剿的明軍會戰,這是參謀部要決定的第一個問題。
何鳴和他手下的大多數軍官都認為,境內禦敵是不可行的,伏波軍必須在臨高境外將明軍粉碎,同時確保能抓獲大部分俘虜。
第一個選擇是在瓊山縣城附近會戰,伏波軍乘明軍剛剛集結完畢,立足未穩之際,以船隻和陸地徒步機動,突然出現在瓊山縣城下,將何明軍全軍擊潰,擊潰之後的敵人必然會退入瓊山縣城,伏波軍隨即破城抓俘虜。
這個方案最大優點是俘虜逃散的少,可以確保大部分潰兵被捕獲。缺點是部隊要攜帶重武器和給養走百十公裏到瓊山。雖然可以用船隻運一部分,但是部隊還是要攜帶必須的裝備,經過這一長距離行軍,士兵會非常疲憊。
最後如果破瓊山的話,大明就有州縣失陷,而且瓊山是瓊州府的首縣,失陷府城的震動遠比一個縣城大的多。而且瓊山城裏還有一位按察副使分巡海南道,破城之日,要自盡殉國的就不是簡單的一個七品縣令,還得有瓊州知府,分巡海南道等重要官員一起殉葬。這件事情就會鬧得非常大。
所以這個方案很快就被否決了。
第二個方案在澄邁縣縣城腳下,依托遊老虎營寨擊潰明軍,行軍距離可以縮短。缺點是明軍有的會逃往瓊山,有的會逃進澄邁,有的會四散奔逃。
第三個方案是在馬梟以南地區的山口。在兩側山上設伏,以馬梟小團城為正麵支撐點,有望戰場俘獲大部分明軍,優點是本方幾乎是以逸待勞,而且戰場設施非常全麵。缺點是逃散明軍可能有部分竄入臨高境內。
評估下來,眾人認為在澄邁境內迎敵是比較理想的選擇。這裏地理位置適中,伏波軍能夠機動距離不長,不需要消耗太多的運輸力量,後送傷員和俘虜也比較方便。
官軍來攻臨高,以其機動能力和後勤狀況來說,必然是通過驛路前進。
從瓊山縣城出來,驛路途經濱濂、業裏、北鋪、道堂再到澄邁縣城。伏波軍可以在這條驛路的任何一點迎接戰官軍。
3478/1810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