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節 演習(3 / 3)

何平愈發覺得奇怪,此人談起這些事情雙目發光,有點類似舊時空的軍事發燒友。心想這人可靠麼?陸軍怎麼收進來這麼一個人物!

“怎麼想到當兵的?我看你的樣子似乎很過得去。而且大明一貫重文輕武。”

謝澍有點不好意思,他點點頭:“我們一家到臨高其實還是有點銀子的,我爹在臨高做得也還不錯。我投軍是看了伏波軍的操練,覺得澳洲人除了火器之外,兵法一樣奧妙無窮,想著自己中國的兵書讀了無數,澳洲人的兵法卻不懂,正好遇到招兵就投軍了。”

“就是這樣?”何平覺得不可思議。

“就是這樣。”謝澍鄭重的點點頭。

“你爹在臨高做什麼?”

謝澍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他在衛生部下麵當醫生……”

何平猛然想起,衛生部現在的確從移民和本地土著中招募了不少中醫大夫。大概有二十來個人,水平良莠不齊,其中的確有一個姓謝的。

“你是謝耀的兒子?”

“正是家父。”

何平笑了起來。謝耀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這一家的確是主動投奔臨高來的,落戶在加來公社。他其實不是大夫,隻讀過不少醫書,好為人醫。其實醫術並不高明。衛生部在移民中搜羅醫生的時候他也硬要來應募,說澳洲人的醫術奧妙,要管窺一二。不但硬是當了醫生,還非要學外科。

這父子二人倒是很象,都有很強的求知欲,而且能夠身體力行。

何平到包紮所去轉了一圈,這裏已經送來了十來個傷員,都是剛才演習中受得傷,大多傷勢不重,最嚴重的一個人是在演習的時候躲避不及被炮彈打發的木頭砸傷,似乎是斷了骨頭。一個傷科的大夫正在為他接骨,其他人多是挫傷或者燒傷,衛生員敷藥包紮處理下就好了。

何平看了包紮所,包括裏麵的器械和裝備――各種藥品和器械準備都很充分。這座包紮所是營級的,主要負責收容和初步治療,除了二三個中醫之外就是衛生員了。何平看了下傷員的收容登記簿,看到每個傷員的兵籍編號、姓名、所屬部隊都登記的清清楚楚。每個人還有自己的病曆。管理的非常的規範,不由得點了點頭,表示讚許。

何平又看了其他衛生和防疫措施,指出了許多不足的地方,謝澍都一一做了記錄。

巡視完畢,已經到了傍晚。東門吹雨派了一個傳令兵來請他一起吃飯。何平欣然前往。路上遇到了吳石芒和陽河。三個人一起到了軍官食堂。

軍官食堂何平下午檢查衛生的時候已經來過一次,這是一處用竹竿和蘆席搭起的棚子。供少尉以上軍官就餐用,實際各部隊的軍官都是在自己的連隊裏吃飯,這裏隻有總部和直屬隊軍官用餐。裏麵很空。

按照辦公廳的政策,何平等人出門前都領了夥食票。這是裔凡的關於廉政建設的幾項具體措施,完全砍掉了公務招待這塊開支。出差人員出差前按日領取夥食票。憑票在各單位領取標準夥食一份,也可以在沿線村莊的村公所裏吃派飯,事後由招待單位向財政部結算,這樣便於隨時審核。

“了不起,今天居然有午餐肉。”去打菜回來的東門吹雨揚起了眉頭,“這玩意現在越來越少見了。”

餐盤裏有是苦瓜炒午餐肉。午餐肉切成骨牌大小,雖然小,但是菜裏的分量不少,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午餐肉。

“當然,再不吃掉就要過期了。”何平想到上次去檢查企劃院直轄庫房裏的舊時空的食品,沒有動用的罐頭還有很多,都要臨近保質期了。當初儲備著都是為了最危急的時刻用的,這次大概是一股腦的都拿出來了。

軍官食堂供應的夥食簡單,但是營養豐富。因為麵臨大戰,即使是含有微量酒精的格瓦斯也不供應,大家以茶代酒。

“等戰俘營建起來了之後,我們教會要搞個小禮拜堂,為這些迷途的羔羊指點迷津。”吳石芒大口的吃著苦瓜炒午餐肉。

“軍隊不喜歡你把未來的士兵培訓成教徒吧。”

“未來的士兵?”吳石芒搖頭,“這種大明的職業軍人怎麼能當士兵!一個個都是兵混子兵油子了。陸軍才沒興趣大量吸收。起碼也得當上幾年勞工改改脾氣習慣再說。最多陸軍不招募教徒好了。我看十之八九都會送到三亞或者越南去。”

“要是開發台灣送到台灣去也很好。”

“我看送東南亞不錯,搞個殖民地開礦種橡膠什麼的。既然要南進,這批兵痞子別得本事不見得厲害,禍害百姓是一等一的功夫,讓他們去東南亞軍屯好了。”

3478/181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