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議立刻幹掉衛所。全盤接受衛所的土地、人口和財產。至於衛所本身可以保留一個空架子,保留幾個當官的當傀儡――當然是在嚴密的看管之下。
馬千矚隨即下令召開全縣村寨會議。各村的聯絡員和村長、駐在警都被召集到百仞城開會。會議上,宣布了動員的命令。
每個村寨,不管是屬於公社還是配套村寨,都要按照人口數量攤派了不同人數的丁壯。聯絡員們被明確的要求:
“十四天之內必須報到!”負責動員工作的東門吹雨在各村的聯絡員、村長、駐在警的會議上著重指出。
同時還短期征召數百名婦女,用來為輕工業部服勞役。另外,各村必須把民兵都組織好,隨時聽候調用。
“各村寨的民兵分成二隊,一旦接到征召的命令,就派出一隊到指定地點集合。根據路程遠近掀起到達聽候調遣。把大族的鄉勇征發出來還可以減少他們聚眾作亂的可能性。”
這部分民兵,東門吹雨準備必要的時候調用他們擔任後勤工作。
“要不要自帶口糧……”有聯絡員問。
“不需要,隻要人來就可以,衣服和武器也是我們準備。”
聽說無需出糧出錢,各村的聯絡員都鬆了一口氣,派丁的額度也不算沉重。大家紛紛表示一定按時按期派來丁壯和婦女。
按照鄔德手裏的粗略的人口統計數字,這一輪征召大概能召集到二千丁。
“現在征集這麼多人來,訓練來得及麼?萬一敵人很快就出兵呢?”
“大多數是用在工程建設和輔助部隊,用不了多少訓練。”
征集來的士兵,年輕力壯的補入步兵和炮兵,年齡較大的補入輔助部隊。
經過這一輪的征召,伏波軍陸軍在臨高擁有五個步兵營,一個野戰炮兵營、一個步兵教導隊和一個炮兵教導隊可以隨時投入戰鬥。加上輔助部隊,僅陸軍兵力就超過六千人。這不算規模龐大的海軍。
部隊規模就臨高本身的人口來說已經是超大型的軍隊了――整個臨高的人口數量,本地人口加上各種移民隻有十二三萬人。海陸軍總數居然已經超過了一萬人。
幸而臨高的經濟總量和工業規模極大,軍隊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充當無償勞動力,總體還不是純消耗單位,一時間還能供養的起如此規模的軍隊。
“不要吝惜彈藥,每個士兵從現在開始起,一個月內要完成新兵射擊100次,老兵射擊20次。”何鳴向軍官們下達指示,“各連隊要抓緊隊形訓練,特別是連、營兩級雙列橫隊展開。”
隨後他發布命令,原本駐守在各處炮樓的步兵班全部歸建集中,改由新編練的基幹民兵接替。每個炮樓裏要事先儲備20天的幹糧和清水。其他零星據點內的也要酌情準備足夠的糧食、彈藥、燃料和飲用水。
“現在零星分散值勤的分隊不少,”何鳴說,“分散執勤對部隊素質養成有很大的妨礙,以後野戰部隊和衛戍部隊要分開。”
“各處儲備糧食和飲用水做什麼,難道要防備被圍麼――”東門吹雨不解的問。
“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你說最壞的局麵是什麼?”
東門吹雨想象不出,他遲疑了一下才說:“雖然最壞的打算沒錯,但是我不認為這次作戰我們會被打敗。”
“當然不會,如果打敗也就不用守了,大夥幹脆直接跳海算了。”何鳴點著了香煙,“最壞的局麵是敵人有大量的散兵遊勇滲入我們的地盤搞破壞。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散兵遊勇人數不多,但是會極度的分散,使得他們很難被迅速肅清。破壞性也最大的。
“我雖然當過pla的連長,可對明軍會怎麼打仗一竅不通。”何鳴彈了下煙灰,“實話說我對伏波軍的打仗方式也不見得怎麼明白……”他大概覺得這樣的話說出來不大妥當,不再說下去了,繼續剛才的話題:
敵軍很可能會組織小股部隊進行偷渡作戰,上岸之後進行無差別殺人、搶劫和放火。也可能就地煽動起地方士紳來――瓊州府這地方幾乎稍大些的村寨都有鄉勇,而且宗族聚落很常見,一旦官軍以封官許願來煽動,頃刻就會遍地烽火。
“……我就是擔心這點,才要求各據點要保存一定的糧水。這樣我們無需冒著被敵人半途襲擊的危險對各處據點進行補給和救援。我們才能集中力量對散兵遊談勇進行清剿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