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節 五桅船(2 / 3)

在輪班搖槳的水手的推進下,巡邏船隊的速度提高到5節。

樂琳命令,“開炮示警!”

甲板炮立刻冒出一股白煙,震耳欲聾的炮聲在海麵上回蕩。但是包圍著大船的海盜船們似乎毫無所動。樂琳從望遠鏡裏看到,有人正從大船上慌慌張張的往小船上搬運東西,有人則在小船甲板上擺弄火器一樣的長管物件。

因為穿越集團在本地也是一霸,小股海匪一般不願意和他們直接打交手戰。樂琳多次遇到敵人根本不交火直接跑路的情況。如果在3~4海裏之外就揚帆,他的船隊是追不上的。但看眼前敵人的模樣,似乎並不打算跑路。

樂琳估摸著距離距離還有一海裏半,12磅加農炮的射程倒是夠了,就是沒準頭。打過去和不打也沒什麼區別。

或許是船上的貨物還沒搶完,或許是看到來船不過三艘而已,圍繞著大船的小船中的一部分忽然掉轉船頭,氣勢洶洶的向船隊撲來。

“敵人有進攻跡象。”阮小五叫喊起來,“準備迎擊!”

“膽子挺大,要麼就是戰利品油水夠大。”樂琳從望遠鏡裏看到還有幾艘船在繼續卸貨,看來敵人是準備不惜一切代價保住自己的戰利品。

“看來是要打一仗了。”樂琳腎上腺素勃發,喊道:“著甲!”

身邊的勤務兵趕緊從艉樓艙房裏把他的防刺背心、護膝、鋼盔還有防割鏈子手套拿了上來,伺候他穿上。樂琳接過最後遞上來的仿製的美國海軍指揮刀,拔出來意氣風發的一揚:

“命令各船,準備戰鬥!”

紅色的三角形戰鬥旗升了起來,各船的戰鬥人員各就各位。士兵開始給自己的步槍裝填彈藥,水手們從底艙用鐵罐把待發火藥提上甲板――戰鬥中火炮旁邊是不留火藥的。炮位上,火炮都裝上了火藥,安上拉發信管,炮彈都放在副炮手身邊。射擊手把沉重的彈盤裝上“打字機”鎖緊,上膛待發。海兵們的步槍沒有刺刀――在船上用刺刀施展不開,取而代之的是海軍1629式大砍刀――這是仿造當年赫赫有名的盧旺達香蕉砍刀製成的,小批量的裝備給海軍艦艇。

“單縱隊,搶占上風位置!”作為一個海軍愛好者,樂琳還是堅定不移的按照皇家海軍的一貫做法,搶占上風,主動發起攻擊。

“穩住!沒有命令不許開火。”樂琳手足冰冷,差點又用粵語發令。

這時候對方的船隻上如同鞭炮一樣,淩亂的傳來了劈啪聲,許多股白煙在船隊中冒起。這種沒到射程就開火的火器使用習慣,樂琳已經見識過很多次了,包括穿越集團自己訓練的士兵原本也有這樣的習慣,似乎火器就是用來壯膽的,為了克服這個毛病陸海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訓練。

“距離五鏈!”觀測員不斷的報告著敵人的位置。

“打旗語,叫108和111緊隨旗艦行動。”

一旦進入戰鬥,樂琳的所謂指揮就沒什麼意義了。他和所有無線電發明之前海軍指揮官一樣,投入戰鬥之後各船行動就完全依賴各自船長的判斷了。在海軍部裏亂鬥派是沒有市場的,是編隊派的天下。

在3鏈的距離上,101巡邏艇發射了一枚實心彈,炮彈飛過海上起伏的船艇,落在在海麵上掀起水柱。一名使用測距儀海軍炮手立刻測出了落點距離。炮手馬上修正火炮仰角。

緊接著,另外二艘船也跟著開火了。有一艘舢板被擊中,木板的碎片飛起幾丈高。

“打得好,保持火力!”

船隊從海盜船隊麵前橫切過去,采用搶t字陣的戰術。除了三艘巡邏船上的12磅炮,包括用來殺傷人員用的1磅鷹炮和海兵的步槍朝著這些大大小小的船隻一陣猛烈的射擊,海麵上被一片硝煙籠罩著。不時的可以看到火器發射時的閃光。

巡邏船上的火炮已經全部改用霰彈射擊。根據海軍幾次戰鬥的經驗來看,在50~100米的距離上,對付大陸沿海的小股海盜,用霰彈更有殺傷力――這些貧窮的海盜的船隻幾乎全是普通的木材製造的,厚度有限。根本抵擋不住霰彈的射擊。而他們喜歡聚集在甲板上伺機跳幫作戰的習慣也給了用霰彈血洗甲板的機會。

“右滿舵,調整到11點航向再來一次!”甲板上的煙霧已經散去,樂琳小心的注意著不和敵船靠得太近,重新回過頭來再一次的搶t字頭。

101艇的操作靈活性在這次轉頭中表現無遺,三角帆在幾分鍾內就掉到迎風狀態,推動著巡邏艇急速的轉彎。艇身一度傾斜的厲害,浪花直打到樂琳的臉上。

相形之下,兩艘拖風船的轉彎就遲鈍多了,十多分鍾之後,三艘船才重新完成掉頭編隊。

煙霧已經散開了,在剛才的一陣混亂的互射中,三艘船幾乎沒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打擊,隻有船帆上大大小小的洞證明海盜的反擊火力也是相當迅速的。但是海盜們的損失顯然更大,有幾艘長舢板開始下沉了,而另外一些較大的船隻上橫屍累累,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