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節 一段鄉村戀情
杜雯覺得自己今天在自己的學員麵前丟了臉,老大的不高興,不由得又埋怨起董薇薇來了:“你不是農村的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嗎?怎麼不出來說幾句話。”
董薇薇這下更生氣了,心想開大會的主意又不是我出得。有心想回敬幾句過去,又覺得這事情還沒開頭,正副隊長就鬧意見,以後的事情更辦不成了。隻好說:“明天先看看有多少人來登記吧。今天這會也好,至少見識了這個村子裏的事情不簡單,不能性急。”
於是又把帶來的隊員和負責警衛的班長都喊了過來,開了一個短暫的小會。決定明天大家先下到村裏,設法和當地的村民拉上關係,把這村子裏的底細摸一摸。警衛人員負責勘探整個村落的地形地貌,為隨後的修築土圍子做準備。
第二天果然不出董薇薇所料,來祠堂裏報到的丁壯寥寥無幾。連昨天帶頭說原意報名的符大伯都沒露麵。杜雯無奈之下隻好把聯絡員老孫叫來了。
老孫是村裏的外來戶,從大陸逃荒到這裏落戶的。因為無牽無掛,道祿村就讓他當了“聯絡員”。因為每個月都要去百仞開會的關係,他對穿越眾比較了解,對穿越眾也挺友好――為此還吃了些苦頭,黨那門因為他說了太多穿越集團的好話,認為他有替別人長臉的意思,把他打了一頓。幹掉了黨那門之後,他是覺得揚眉吐氣的,但是因為上次的教訓,也不敢和工作隊走得太近。
老孫剛下完地回來,聽說杜隊長有請,連忙到祠堂來了。他大約知道這女官家到底想問什麼,左不過就是丁壯不肯來報到的事情。這事他很為難,因為道祿村的情況特別複雜。
十三村地區,是在縣衙門掛了號的“匪區”。不錯,這裏的皇糧國稅也能交上來,但是繳多繳少,官府根本管不到。在征收夏秋兩賦的時候耀武揚威的衙役、“糧差”、“做公得”,若是和黨那門沒有交情的,壓根不敢上這裏來,否則打死不論。
在這種情勢之下,十三村地區的百姓對土匪的感情是複雜的: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從土匪那裏得到了好處;一部分人則被土匪害得很慘,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數;最後的,自然是“沉默的大多數”,後者就是現代的“醬油眾”,他們雖然多少也被土匪禍害,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
但是不管持有什麼樣的態度,黨那門匪夥十三村,特別是在道祿村,還是間接的給這裏的人帶來些好處,每次出去打劫,跟隨出去當“臨時土匪”的村民都能撈些好處,連套了牛車去運贓物的農民,回來之後也能分到些東西。而且本地人見識過土匪的凶殘、官府的無能,不知道這夥“新官家”能呆多久――他們的確是殺了黨那門和他手下的三大金剛,但畢竟有人漏網了,萬一土匪卷土重來,清算老賬--這村裏黨家的同族就有好幾個,還有一些土匪的家眷也還在。
“老孫!”杜雯一本正經的問,“你是這村裏的聯絡員,說說本村的底細吧。”
這個一臉嚴肅的年輕女人,卻讓老孫看了覺得比外麵背了鳥銃的士兵還要害怕。讓他想起了以前來村裏辦差使的書辦。也是這麼一副“官臉”。
“小的是個外來戶,”老孫說,“村裏的底細不是很清楚――”
“你在這裏住了十幾年了,總該知道點什麼吧。”
“委實是不知道啊。”老孫眨巴著眼,滿麵無辜的模樣,“小的一個外來戶,雖然住了十幾年,可是和本地村民沒什麼往來,就知道些麵上的事情,底細鬧不清。”
看到這老頭打太極拳,杜雯按奈住性子:“就說說明麵上的事情吧。”
“成,成,小的這就說。”
於是把村裏有多少戶人家,地界到哪裏這些事說了些。問他誰家是大戶,誰家是匪屬,哪家的地多,老孫都是一問三不知。
“……誰家當了土匪也不知道?!”杜雯沉不住氣發作了,“我看你是要包庇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