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引信怎麼樣?”張柏林突發奇想。
“怎麼?”
“用化學反應來引爆炮彈啊,”張柏林的想法很簡單:用一個玻璃或者瓷器之類的瓶,裏麵裝上一種化學藥品,周圍是一種可以和其發生劇烈反應的另外一種化學藥品,當炮彈被撞擊的時候,玻璃瓶碎裂,兩種藥品混合起來發生劇烈反應,把炮彈裏的zha藥引爆。
“不太安全。”蕭白朗,“炮彈要不斷的搬動運輸的,玻璃瓶萬一碎了怎麼辦?”
“分開運輸。引信和炮彈分開運,要用的時候再裝上去。”
王洛賓連連搖頭:“這個思路是不錯,但是你忘記了一點:後裝線膛炮的膛壓比滑膛炮大得多,引信要有足夠的強度才行,玻璃管肯定會在發shè的瞬間破裂,結果就是――炸膛。”
張柏林目瞪口呆,他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
“怎麼樣?大炮沒想象中那麼容易玩吧?”應喻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個引信用在其他爆炸品上麵倒也不是不可以,”林深河,“但是炮彈絕對不校”
“看來光有先進的大炮還不行啊。”王洛賓苦笑著。滑膛炮的開花彈倒是毫無技術難度,但是這種技術沒法用在線膛炮上。
“碳素鋼也能做彈簧的。”薑野想了半,回憶起自己似乎是看到過碳素鋼的彈簧。
“是可以,用0.6%的碳素鋼就可以。就是xing能不知道夠不夠用。”季無聲,“可以試試看,我查查書看看熱處理是怎麼做得。”
“熱處理的活你幹得了不?”展無涯自己也沒什麼把握,他就用熱處理爐做過一些簡單的活計。
“我也沒把握,隻能靠查書和試驗了。”
“這事估計不簡單,不是一二就能搞出來的。”
幾個人苦思冥想了半沒有結果,最後還是林深河提議:既然第一批裝備armstrong大炮是海軍用,反艦還是以穿甲彈為主。有實心的鑄鐵彈也就可以了。
“執行岸轟擊任務怎麼辦?”
“用臼炮。”林深河。
臼炮是迫擊炮的前身,製造技術可比迫擊炮要簡單的多,配用的榴彈也很容易製造。缺點是榴彈的不炸率比較高,隻能是謂聊勝於無。
“鍍鉛的問題怎麼解決?”王洛賓問。曆史上armstrong大炮就是因為炮彈出膛的瞬間,彈體上的鉛片飛濺造成傷亡而被英國海軍踢出戰艦的。
“我看資料當時有人提議用電鍍法鍍鉛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王洛賓把自己所掌握的解決思路了出來。
早期的線膛炮炮彈是類似米尼步槍彈的技術,利用爆炸氣體使彈底擴張鑲入膛線。所以彈體外部必須有一種軟質的金屬包裹,鉛就是一種最合適的金屬。問題隨即而來――鑄鐵彈體和鉛外皮之間的結合很難,特別是在沒有水壓機的情況下,勉強結合起來的結果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armstrong炮一樣,鉛皮飛落。
“電鍍眼下太奢侈了,技術上也不大夠。”展無涯。
“有一種思路,不知道是不是可行,當年美國饒3英寸shenkl炮的炮彈上用過。”
既然鉛皮掉下來容易傷人,他們又沒有辦法阻止它掉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種飛濺出來也不會傷饒東西。
shenkl的炮彈就是在炮彈的下半部圍上papier-mache,這是一種用混凝紙漿製成的彈帶,即有足夠的強度和韌xing鑲入膛線,又不會因為出膛時候的碎裂飛落而傷人。
“這種混凝紙漿有難度嗎?”
“1860年科技,應該不難吧,無非是紙漿和膠水,這沒現成的配方工藝好用,隻能靠實驗黨人了。”
“這個任務可以交給化工組,他們對這個有心得。”
正著話,軍事組的何鳴忽然闖了進來,一臉嚴肅。
“出什麼事情了?”王洛賓感覺有點不妙。
“根據俘虜口供,海盜很可能會在最近向我們發動攻擊!”他著遞過來一份文件,“這是治安組發出的審俘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