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東漢碑刻複音詞?嬙~研究(5)(3 / 3)

○時長史廬江舒李謙敬讓、五官掾魯孔暢、功曹史孔淮、戶曹掾薛東門榮、史文陽馬琮、守廟百石孔贊、副掾孔綱、故尚書孔立元世、河東太守孔彪元上、處士孔褒文禮皆會廟堂。(史晨饗孔廟後碑)

○山無隱士,藪無逸民。(三公山碑)

其他:庶士(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秀士(荊州刺史度尚碑)、休士(沛相楊統碑)、博士(婁壽碑)、賢士(嚴訢碑)、軍士(山東嘉祥出土東漢永壽三年畫像石題記)、義士(魯峻碑)等。

【X·君】共11個。例如:

○蓋良君興遺愛,□民刊銘樹,今之通義也。(稾長蔡湛頌)

○於是國君備禮招請,濯冕題剛,傑立忠謇,有夷史之直,卓密之風。(巴郡太守樊敏碑)

○末出京師,遭大君憂,泣踰皋魚,喪過乎哀,謹畏舊章。(博陵太守孔彪碑)

其他:人君(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惠君(析裏橋郙閣頌)、先君(郎中馬江碑)、賢君(益州太守無名碑)、汙君(綏民校尉熊君碑)等。

【X·臣】共11個。例如:

○其事上也,貞固密慎,矜矜戰戰,作主股肱,助國視聽,外職不誣,內言不泄,為近臣楷模。(中常侍樊安碑)

○夷史之高著,臨究前軌,當為國之幹臣。(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國喪名臣,州裏去覆。(司隸校尉楊淮碑)

○程嬰杵臼,趙朔家臣。(畫像孔子等題字)

其他:亡臣(楚相孫叔敖碑)、忠臣(國三老袁良碑)、良臣(竹邑侯相張壽碑)、舊臣(衛尉衡方碑)、輔臣(豫州從事尹宙碑)、鯁臣(外黃令高彪碑)等。

【X·父】共10個。例如:

○季父蜀郡,蜀郡從弟會稽,會稽從弟南陽君,從兄東萊大守。(漢成陽令唐扶頌)

○作帝父,振沙濊。(國三老袁良碑)

○孝嗣夙夜,不舍嚴父,孝孫臨殯,禮服承後,忉怛有感。(安平相孫根碑)

○朝益莫習,衎衎誾誾,尼父授魯,曷以復加。(漢成陽令唐扶頌)

○[闕]故[上闕]令[闕]晨追感亡父,見遇立[闕]石[上闕]以示後昆。(司空孔扶碑)

其他:慈父(涼州刺史魏元丕碑)、祖父(張賓公妻穿中二柱文)、從父(平都侯相蔣君碑)、叔父(繁陽令楊君碑)等。

【X·孫】共9個,例如:

○孝嗣夙夜,不舍嚴父,孝孫臨殯,禮服承後,忉怛有感。(安平相孫根碑)

○從孫即廣延,立以為後。(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及其玄孫言多,世事景王,載在史典。(豫州從事尹宙碑)

○嚴道君曾孫武陽令之少息孟廣宗卒。(孟孝琚碑)

其他:長孫(郎中馬江碑)、中孫(費鳳別碑)、適孫(梁相諱汎碑)、末孫(三老諱字忌日記)、元孫(司隸校尉楊淮碑)等。

【X·王】共8個。例如:

○古先哲王,類帝禋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白石神君碑)

○明王設位,明府不就。(北海相景君銘)

○帝堯者,蓋昔世之聖王也。(帝堯碑)

其他:素王(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時王(老子銘)、先王(濟陰太守孟鬱脩堯廟碑)、國王(曹全碑)、天王(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等。

【X·祖】共8個。例如:

○世祖復阼,仍有顯位,光輔王室。(太尉劉寬碑)

○其辭曰:於穆皇祖,天挺應期。(淳於長夏承碑)

○世德襲爵,銀艾相亞,恢遐祖之鴻軌,拓前代之休蹤,邈逸越而難繼,非群愚之所頌。(費鳳別碑)

○其辭曰:穆穆顯祖,厥德懿鑠。(梁相諱汎碑)

其他:先祖(許阿瞿畫像石左方墓誌)、高祖(西嶽華山廟碑)、曾祖(巴郡太守張納碑)、先祖(許阿瞿畫像石左方墓誌)等。

【X·師】共8個。例如:

○故有靈臺嗇夫,魚師衛仕,驛獻龍魚,服之延壽。(成陽靈臺碑)

○臣伏見臨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長吏備爵,所以尊先師重教化也。(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夫人冤句曹氏,終溫淑慎,鹹曰女師。(郎中馬江碑)

○其先故國師譙贛,深明典隩,讖錄圖緯,能精微天意,傳道與京君明。(小黃門譙敏碑)

其他:吏師(巴郡太守樊敏碑)、天師(米巫祭酒張普題字)、士師(丹陽太守郭旻碑)、碑師(綏民校尉熊君碑)等。

【X·嗣】共8個。例如:

○邯及所識祖諱,欽顯後嗣,蓋《春秋》義,言不及尊,翼上也。(三老諱字忌日記)

○邑人縉紳,刻石作歌,昭示來嗣。(先生郭輔碑)

○既隕慈恕,續嗣不茂,哀心摧剝。(富春丞張君碑)

○孝嗣夙夜,不舍嚴父,孝孫臨殯,禮服承後,忉怛有感。(安平相孫根碑)

其他:孤嗣(司隸從事郭究碑)、根嗣(相府小史夏堪碑)、元嗣(鮮於璜碑)、萬嗣(倉頡廟碑)等。

【X·母】共4個。即:

○治產小有,追念祖母,故舞魂構。(梁相孔耽神祠碑)

○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顏母毓靈。(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文母循導,周室獲蕃。(李翊夫人碑)

○閔子騫與假母居。(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

上述例中,“顏母”指孔子母顏氏;“文母”指文德之母,對後妃的稱頌;“假母”即繼母。

其他:慈母(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繼母(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伯母(司隸校尉楊淮碑)等。

【X·帝】共6個。例即:

○既仕州郡,會孝順皇帝西巡,以掾史召見。(沛相楊統碑)

○厥祖天皇大帝,垂精接感,篤生聖明,[闕]仍其則,子孫亨之。(酸棗令劉熊碑)

○和平中,君復轉拜大長秋,兼以[闕]侍之位,括統前後,明先帝法令,曉舊章之事。(吉成侯州輔碑)

○簡在上帝心,功訓而特紀。(費鳳別碑)

○爭訟,天帝誅疾。(真道塚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