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建寧元年到官,行秋饗,飲酒畔宮,畢,復禮孔子宅,拜謁神坐,仰瞻榱桷,俯視幾筵,靈所馮依,肅肅猶存。(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年踰皓首,縣車家巷,黃髡荒老,背有胎表,孫息敖姚,歡樂壽考。(梁相孔耽神祠碑)
○乃命良吏,獎帥壯夫,排頹磐石,投之寥口,□高填下,鑿截回曲,弼水之邪性,順導其經脈,斷硍濭之電波,弱陽侯之洶湧。(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其成敗也,非徒喪寶玩,隕珍奇,替珠貝,流象犀也。(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刑無斧鉞之周,行無拘絏之人。(巴郡太守張納碑)
其他:印紱(梁相孔耽神祠碑)、鳥獸(樊毅脩華嶽碑)、幽秀(稾長蔡湛頌)、旋機(益州太守高眹脩周公禮殿記)、官民(無極山碑)、權寵(楚相孫叔敖碑)、品製(史晨饗孔廟後碑)、員冗(史晨饗孔廟後碑)、福祿(先生郭輔碑)、忠直(郎中鄭固碑)、喉舌(中常侍樊安碑)、荒遠(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故老(曹全碑)等等。
1.2.2構詞語素具有非偏正關係的上下位概念關係。例如:
○故天無伏陰,地無鮮陽,水無沈氣,火無災燀,時無逆數,物無害生。(白石神君碑)
○脩造禮樂,胡輦器用,存古舊宇。(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家巷遷右扶風槐裏令,遭同產弟憂,棄官,續遇禁岡,潛隱家巷七年。(曹全碑)
○帝乃追保先謀,錫之土田,封逯鄉侯,食邑六百戶,年六十有六,中平二年二月丁卯薨。(太尉劉寬碑)
“燀”指火災,為災害之一,“器(器皿)、巷、田”亦均為“用具、家(家鄉)、土”之一部分,從邏輯的角度看,它們之間是屬概念與種概念的關係,存在著隱性的偏正關係,故衹能是寬泛意義上的類義語素。
1.2.3偏義複詞。即指具有類義關係的兩個語素組成複音詞後。其詞義就是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另一個語素的意義完全消失,衹起陪襯音節的作用。這類詞在《碑刻》中數量極少,共8例。即:
○在漢中葉,建設宇堂。(西嶽華山廟碑)
○吏民慕戀,士女惟艱,捺牽君車,輪不得行。(漢成陽令唐扶頌)
○臨深長淵,三百餘丈。(析裏橋郙閣頌)
○宿不命閽,教學吏士。(繁陽令楊君碑)
○次子邯曰子南,次子士曰元士,次子富曰少元,子女曰無名,次女反曰君明。(三老諱字忌日記)
○或抱貨兮以從利,或追思兮有赴義,氾舟楫兮有不避,[闕]躬軀兮於玄池,委性命兮於苲纍。(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惟帝堯母,昔者慶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成陽靈臺碑)
○□□□□□潁,芬滋楙於圃疇。(嵩高山開母廟石闕銘)
上述例中,“宇堂”衹表示“殿堂”的意思,“宇”字無義。;“士女”偏指未婚的青年女子,“士”無義;“深長”僅表“深”的意思,“長”無義;“教學”偏於指“教”,“學”“無義;“子女”指女,“子”無義;“舟楫”指船隻,“楫”字無義;“氏姓”偏指氏,“姓”字無義;“圃疇”偏指疇,“圃”字無義。
《碑刻》的類義語素聯合詞,從詞性上看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較少。從語義上看,有兩個特點值得一提:
其一是熔鑄性。
指構成複音詞的兩個語素,原本代表兩個義位各不相同的兩個概念,但經組合後熔鑄成了一個義位,代表一個更加抽象、概括的概念。如:【斧鉞】(白石神君碑),原來為兩種具體的兵器,合成後統指刑具。【億萬】(張公神碑),本表兩個具體的數目,合成後則極言其數之多。【忠良】(成陽靈臺碑),原本分指人的兩種具體的品質,合成後統指忠誠善良的人。【鄉黨】(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本來分指周朝時兩種基層行政單位,12500家為鄉,500家為黨,合成後則泛指家鄉。【孫息】(梁相孔耽神祠碑),原來分指兩輩人,合成後則統指子孫後代。【閭閻】(稾長蔡湛頌),本指裏巷內外的門,合成後泛指民間。【烝嘗】(楚相孫叔敖碑),本指秋冬二祭,合成後泛稱祭祀。【稷黍】(三公山碑),本指兩種糧食作物,合成後泛指五穀。【旬月】(泰山都尉孔宙碑),本來分指旬和月,合成後指較短的時日。【卿尹】(費鳳別碑),本指兩種高級官位,合成後泛指高級官吏。【耒耜】(費鳳別碑),本指古代耕地翻土的一種農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合成後泛指農具。【鱗介】(郭泰碑),本指動物身上兩種具體的東西,合成後則泛指有鱗和介甲的水生動物。
其二是脩辭性。
一部分複音詞的意義往往是其構詞語素合成後的比喻義或借代義。如:【堂構】(慎令劉脩碑),表示繼承祖先的遺業的意義。【枝葉】(酸棗令劉熊碑),用樹枝和樹葉來比喻同宗的旁支。【規繩】(酸棗令劉熊碑),規矩繩墨本來是木工作度量用的兩種工具,合成後表示“法度”這個意義。【喉舌】(中常侍樊安碑),用人體兩個重要的器官喉和舌作比喻,表示掌握機要、出納王命的重臣這個新義。【冰霜】(荊州刺史度尚碑),用冰霜作比喻,表示操守堅貞清白的意義。【辛酸】(堂邑令費鳳碑),本是兩種極強烈的味道,合成後喻指痛苦悲傷這個新義。【樞機】(綏民校尉熊君碑),用樞與機合成喻指事物的關鍵部分的意義。【楨幹】(北軍中侯郭仲奇碑),本來是宮殿內的兩根木柱,立在兩頭的叫楨,立在兩旁的叫幹,合成後表示“骨幹”這個意義。【視聽】(中常侍樊安碑),用視和聽合成後借指“耳目”這個新義。【股肱】(濟陰太守孟鬱脩堯廟碑),用大腿(股)和臂膀(肱)作比喻,表示“輔助的大臣”這個新義。
1.3反義語素聯合
在同一個聯合式複音詞中,兩個詞素的意義相反或相對。這種雙音詞,王力先生稱之為“對立語”。“對立語本來是意義相反的兩個詞;後來人們利用它們來表示一個單獨的意義,就等於把兩個詞合成一個詞看待了。”(見王力《漢語語法綱要》,《王力文集》第三卷,第174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碑刻》中此類複音詞共計92個,其中名詞42個,形容詞24個,動詞2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