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黑色的地宮大門(2 / 2)

肖鷹看了看在場眾人,一個個都麵如土色。心中也有了些許分曉。二話不說,從邢賓手中拿過衝鋒槍,一付準備射擊的樣子。

恐怖的氣氛散布在空氣中,所有人的心頭都仿佛堵了一塊重重的大石頭。到底有什麼樣的秘密被埋藏在這裏呢?我一把拉住肖鷹,製止道:“別開槍,甬道中開槍對我們不力。”

“什麼意思?”肖鷹嘴角抽搐兩下。

我沒回答肖鷹的問題,而是在涼氣中繼續向前走去。墓道兩側開始岀現了一些雕刻石壁。與剛才那副岩畫完全兩種藝術風格。這雕刻,風格粗獷,形象栩栩如生,其工藝的精致就像一個模子鑄出來的一樣,使人無法相信這是些僅僅靠使用石製工具加工的產品。看上去沒有多少華夏技藝,應該是一些歐洲雕刻風範。基上還刻著許多精美的圖案和奇異的象形文字,以至我無法譯解那些象形文字的意義。大概是我的學曆有限,終究我才是即將進入大三的學生。

在肖鷹身上,我發覺了很多問題,其實他們在盜挖古墓中,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出神入化。難怪都說想當年卸嶺響馬十萬之眾,自漢代赤眉兵敗之後,分散四方,嘯聚山林,如此潛隱山嶽、寄蹤江湖已久,雖隻做些倒鬥取利、分贓聚義的勾當,卻也常有大圖謀在內。說來說去,就是依仗人多勢眾。傳說一些專職盜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兩個人合夥,多人結成團夥的是少數,一個人單獨幹的更少,原因很簡單,一個人顧不過來,而兩個人能夠分工合作:開始時一個人挖洞,另一個人清土,同時望風;以後一個挖進墓室,另一個人在上麵接取坑土和隨葬品。

隻不過肖鷹的作法,完完全全是承繼了幫派體係,遵循祖訓避蒙古占據天下時,曾發出追殺卸嶺門門人的金鷹令。也正因為如此,卸嶺力士最為隱蔽自己身份,非本門之人雖夫子妻兒也不會告知自己的身份。在破壞了成吉思汗幾處附陵後,卸嶺門門人後來淡出中原,曾經多活動於苗疆外蒙西北一帶,這才出現了近代中亞、北非、歐洲出現了他們的蹤跡。

即便我不是盜墓者,相信也不會反對肖鷹的作法,終究這是一種曆史遺留現象。發掘政敵及政敵家族的塚墓,在中國古代權力爭奪中曾經被作為厭服對方的極端手段。掘墓,又是政治懲罰與政治**的一種形式。發墓,剖棺,鞭屍,同時又都用以**政治仇恨。《左傳》中已有掘墓複仇的史例。司馬遷記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間有廣泛的影響。清雍正年間興文字獄,曾經發生呂留良因而被戮屍的著名事件。

走著走著,突然前麵,“咣鐺的”一聲輕響,無疑是給肖鷹他們本就沉重的心頭上又投擲了一枚石子。其實這一聲響,也嚇了我一跳。所有人都緊張的尋聲望去,卻也沒有發覺任何不妥,寬闊的墓室裏依舊是那麼的安靜。想必是金器沒有擺穩,跌落下來了吧,眾人都這樣的想著。但是,異樣的氣氛卻自此陡然而生……

眾人的手電光像是探照燈一樣在黑暗中移動著。我們走得很快,幾乎是在奔跑。甬道很長很黑,從前方的空間不停地吹來絲絲地涼氣。我們又花了足足五分鍾,卻沒令我們失望的來到前麵地宮的門前,此刻,地宮的宮門正死死地關閉著,塵封千年的大門就這樣靜靜的呈現在我們的麵前。肖鷹悄然得揮動手腕,所有的手電裏慘白的燈光便直直地打在宮門上,黑色的地宮大門立刻就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眾人的麵前。

麵前這座石質墓門,體量高大,對稱形構圖,兩扇對開門板分上下兩區,分別雕有仙鳥和孔雀。它們羽翼舒展,長頸略曲,體現華麗富貴的盛唐風姿。墓門上方設有門楣,雕有怪獸,鹿角虎麵鳥翼,這種有翼怪獸在唐代織錦中時有出現,似乎為外傳紋樣。

……

如果您覺得《初學盜墓》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