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蕭撻不野投降金人的時候,那正率軍與金人血戰的耶律大石更是氣得直發抖:“撤,朝西京撤。”
由於蕭撻不野副將的拚死告知,天祚帝耶律延禧在金人尚未對上京進行合圍之前,匆匆帶著自己的一幹臣子朝西京逃去。
完顏旻看向趙良嗣:“宋使,我金國勇士如何?”
趙良嗣慌忙低頭:“真乃虎狼之師也!金皇有此雄軍,定可無往不勝,所向披靡!”
完顏旻哈哈大笑:“宋使,過獎了。”
看著這大笑的完顏旻,不知為什麼,趙良嗣的心中有了一種異常的感覺。
……
鑒於這女真強大無比,遼國根本不是其對手,故而,趙良嗣在回去之後,更是稟明了道君皇帝。
道君皇帝大喜,最終堅定了‘聯金滅遼’之心。
而當看到這事不可為,大宋昭文館大學士齊慕羽唯有仰天長歎。
隨後,齊慕羽稟明了道君皇帝,然後在大宋遍招各類能工巧匠,然後帶到了登州的一個島嶼上。
這齊慕羽到底在島嶼上幹什麼,沒有人知道,因為隻有他齊慕羽深信之人才能自由進出,否則的話,是有進無出。
可是雖然不知道齊慕羽到底做什麼,但是大家都明白齊慕羽一定是在做大事,因為從宣和二年到宣和四年,齊慕羽向這個島上輸送了太多太多的物資,而這些物資幾乎將富可敵國的齊慕羽的家產都耗盡了。
無奈之下,齊慕羽更是經過長思,放眼海外,更是購置一百艘大船,招收海員,廣為開展海外貿易。
宣和四年元月,大宋樞密使兼河北宣撫使童貫率軍伐遼,雄州知州和詵獻計,要求到處張貼黃榜告示
,曉喻燕地之民,迎接王師;並在皇榜上方書寫‘吊民伐罪’四個大字,懸賞購求敵軍之將士,有獻燕京者,授以節度使官職。
童貫聽之,欣然景從。
隻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告示發出後,燕地人一點反映也沒有。
看著疑惑不解的童貫,都統製種師道長歎一聲:“童大人,昔日,慕羽說,這燕雲十六州脫離我大宋已經太久,這十六州的人雖是我大宋的後裔,可他們已經將自己當做了遼人。”
“本來,下官還不信!如今終於明白,慕羽他果然是真知灼見呀!”
童貫大怒:“簡直是一派胡言!”
童貫遂下令把雄州軍、廣信軍分成東西兩路,東路軍由種師道率領進駐白溝鎮,西路軍由辛興宗率領進駐範村。
可是童貫沒想到的是,被金人打得節節敗退的遼人看到宋人卻是因為國仇家恨,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麵對這咬牙切齒,同仇敵愾的遼人,宋軍雖奮勇殺敵,但最終還是大敗。
見此, 道君皇帝無奈之下,隻得下詔班師。
這樣,童貫的第一次伐遼,以失敗告終。
宣和四年六月,遼國耶律淳死亡,宋朝不接受遼國孤兒寡母的和平請求,十月,雄心勃勃的童貫再次伐遼,可是依舊被誓死保衛家園的蕭幹打敗。
童貫二次伐遼再次宣告失敗。
無奈之下, 童貫唯有請求金國對遼出兵夾擊。
可是那金國的完顏旻雖然答應得痛快,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罷黜昭文館大學士齊慕羽,並將之逐出朝野。
當聽到這,道君皇帝和群臣皆是大驚,隻是那齊慕羽卻是無所謂。
齊慕羽當即與眾人告別,然後攜帶自己的家眷一起搬遷到登州的那個島上去。
隻是臨走之前,齊慕羽將虎賁軍的幾員悍將集合在一起,說了一宿的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