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南仲:“……”
……
看著這吵得不可開交的群臣,道君皇帝腦袋一個有兩個大。
道君皇帝大怒:“你們都給朕閉嘴!”
這天子之怒可不是鬧著玩的,看著這道君皇帝怒了,人們再也不敢亂來,紛紛閉嘴。
在使得大家不再爭吵之後,道君皇帝看向蔡京:“蔡相,你是我大宋的大才,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蔡京苦笑不已:“陛下,老臣一直以為這‘聯金滅遼’之事不可操之過急,直到如今,也不曾更改,陛下又何必明知故問?”
頓時,這道君皇帝尷尬不已。
道君皇帝連忙看向群臣:“諸位卿家,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說實在的,對於這‘聯金滅遼’,這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是讚同的,畢竟,滅掉那遼國,可是雄才偉略的太祖,太宗皇帝都未能做到的。
而倘若在今朝,能做到的話,那可是能超過太祖,高宗的巨大功績,憑此功績,這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當不在話下。
故而,群臣絕大多數都讚同此舉,而隻有極少數人的人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希望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而現如今,這出使金國的使者帶來了金國無比強大的消息,在使得一些人驚訝的同時,也慢慢開始冷靜。
麵對這讚同與不讚同之人旗鼓相當的情況,道君皇帝也是感到束手無策。
從內心講,他道君皇帝當然想完成太祖,太宗都不能完成的偉業,但是這反對之人這麼多,他也不得不三思。
而尤其這反對之人中包括那國之大才蔡京和齊慕羽,也讓他道君皇帝不得不慎重。
而就在道君皇帝左右為難的時候,那禦史中丞王黼卻跳了出來。
王黼笑道:“陛下倘若難以決斷,臣原為陛下分憂。”
道君皇帝大喜:“愛卿又何良策,速速道來!”
“陛下,臣舉薦我大宋畫學正陳堯臣,此人精於人倫(看麵相),臣舉薦其為使臣去往遼國,瞧瞧那天祚帝。”
“陛下,倘若那耶律延禧氣運未竭,這‘聯金滅遼’之事可容後再議,倘若那耶律延禧氣運已竭,乃是天亡他遼國。”
“此等良機,陛下倘若錯過,不但會讓曆代先皇惱怒,恐怕也會惹怒上蒼。”
聽到這的道君皇帝更是心花怒放:“愛卿果然知朕心,朕決定就這麼辦。”
“謝陛下!臣這去尋那陳堯臣,讓他去往遼國。”
看著歡天喜地而去的王黼,齊慕羽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這該來的最終還是來了。
這陳堯臣乃是婺州人(今浙江金華),善丹青,精人倫,登科及第後更是被封為畫學正(國家畫院的院長),與這王黼關係一向不錯。
當然了,這陳堯臣的畫技的確不錯,隻可惜的是,道君皇帝一朝出了倆個天才的畫家,這其一就是道君皇帝本人,這其二就是有著‘大宋畫聖’之稱的張擇端。
而正由於這二人的光芒太甚,所以這陳堯臣已經全然沒有了憑借畫技讓後世景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