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兄長,這《三國演義》雖厲害無比,但非齊慕羽所著,乃是童貫為練軍,花費了十年時間才得。而童貫更是將此視作珍寶,這大宋軍中非是厲害人物,都無緣得見。”
“而小弟也是花費了偌大的代價,才能有幸一睹這奇書。”
耶律大石哈哈大笑:“二弟,你也太實誠了,那童貫與我們打交道了多少年?他的本事我們還不知道?難道二弟真的相信,以他童貫的本事,能寫出如此的奇書?”
“為兄以為,不要說那童貫,遍觀那大宋,恐怕除了齊慕羽,沒有第二人有這種本事。再加上,這齊慕羽一向喜歡為了交好人,將那偌大的功勞拱手相送。”
“故而,為兄以為,這《三國演義》當然是出自齊慕羽之手。”
“原來如此。” 耶律郎恍然大悟。
“二弟,你知道為兄最喜歡這《三國演義》中的誰嗎?”
耶律榮笑了:“小弟以為,兄長定然是喜歡那仁德無雙的劉備劉玄德了。”
“錯!”
耶律榮一愣:“錯?那兄長喜歡的又是何人?”
耶律大石眼中閃現陰測測的寒光:“ 為兄喜歡的是那威震天下,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曹孟德。”
耶律榮大驚:“兄長,這曹操乃一代奸相,令人唾棄,兄長為何要崇拜他?難道那蓋世英雄劉備就不值得你敬仰?”
耶律大石搖頭:“二弟,這何為忠,何為奸?這各人有個人的看法,而我耶律大石又豈能被他們所左右?那曹操雖為人臣,但卻能執掌天下之事,這與為君者相比,也僅僅隻是少個名號而已。”
“這男兒立於世,就應仗手中三尺青峰,縱橫天下,指點江山,這樣才不枉來世間走一遭。”
耶律榮聲音已經有些變味:“兄長,你可知你這番話乃大逆不道的話語,一旦被陛下知道,那可是謀逆大罪。”
耶律大石冷哼一聲:“二弟,非為兄為臣不忠,實乃他耶律延禧為君不明。以前,為兄還鄙夷那宋君的懦弱無能,可如今為兄突然發現,和那趙佶相比,這耶律延禧差遠了。”
看著默默低下頭的耶律榮,耶律大石淡淡一笑:“不過,二弟,你不必擔心,我耶律大石既然為他耶律延禧的臣子,自然不會做出背叛的舉動,我當會盡力輔佐他,以盡為臣者的本分,隻是……”
耶律大石長歎一聲:“但倘若他日,真的到了這事不可為的時候,為了這大遼,為兄恐怕隻能對他耶律延禧說一聲抱歉了。”
……
饒是他齊慕羽絕頂聰慧,也萬萬想不到,僅僅是一本《三國演義》,就讓他耶律大石起了成為大遼權臣的野心。
這耶律大石,倘若論品行,絕對是卑劣無比,但倘若論才能,卻又絕對是那罕見的世之大才。
在曆史的原來時空,這耶律大石雖品行不端,但畢竟還是恪守為臣者的本分,直到大遼敗亡,再也無回天之力的時候,才率領親兵200人逃離,最終創建了西遼。
而如今,一本小小的《三國演義》卻將耶律大石的野心起碼提前了四五年激發出來。
但不知這耶律大石的這種轉變,會給未來的大遼帶來什麼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