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羅斯柴爾德(1 / 3)

萬一?

郭金章本來想告訴李鴻章不可能存在萬一,可這個念頭在腦子裏轉了一圈兒之後,他卻說不出口了。不可能存在萬一?他郭某人都能跑到這個時代,而中國也有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擺脫腐朽落後的清王朝,並實現從鹹魚到大鱷的華麗轉身,還有什麼不能實現的“萬一”?

可是,就算有萬一又怎麼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法雖然嬴了,可他們的帝國之路也基本走到了盡頭。威廉二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世界霸主的最終目標,卻也幾乎以一己之力打破了舊有的世界秩序。所以郭金章堅信,一戰之後,英法的貨幣肯定也都是大幅貶值……所以,就算德國嬴了,他們也依舊會賺到一大筆。何況,戰爭暴發之後,中國就隻會傻的呆在那兒一動不動地看熱鬧?英法占優勢,那就加入協約國向德國宣戰,欠的錢自然也就一筆勾銷;德國占優勢,那就加入同盟國,出兵安南、緬甸……到時候,德國怎麼也得表示表示吧?

所以,不管怎麼說,中國都不會吃虧。而且借的越多,到時候賺的也會越多。當然,如果再有個萬一,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爆發,中國就真的要吃大虧了。因為這貸款加利息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是,這年頭哪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再者,借了錢,用到正道兒上,中國也還是可以受益的,到少許多事情不會因為缺錢而耽誤了。這樣算起來,他們還是能從中受益。

再者,郭金章也必須借這筆錢。

一,前段時間跟英法過從太密,已經讓德國人極其不爽。雖然他一直都跟德國人沒有太大的聯係,可這個時候就把德國推向自己的對立麵顯然不值得。而且他也不能讓中國在未來的開放過程中所釋放的利益都被英法占去,適當地分一點兒,甚至分很大一部分給德國也是有必要的。既能拉關係,也能用之製衡英法美等國。

二,他要坑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把。

……

羅斯柴爾德!

如果有懂行的人能聽到郭金章的心聲,肯定會嘲諷郭金章不自量力。十九世紀,歐洲有五大帝國,分別是大英帝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法蘭西,俄國!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羅斯柴爾德家族卻有一個顯赫的外號,“第六帝國”!

這是一個發源於德國法蘭克福的金融世家。如果說摩根家族在美國是金融之王,那麼,羅斯柴爾德就是全世界的金融皇帝!這個家族所擁有的財富一直不為人所知,但根據有心人的估計,在1850年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家族便已經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

60億美元!

那個時候的大清王朝每年的賦稅收入也不過才六千萬兩白銀左右。換言之,1850年的羅斯柴爾德擁有的財富相當於同時期的大清王朝一百年的國民收入總值。

何其可怕?

可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一百多年以後,美聯儲的名頭足以鎮壓一切。

可這個實際應當是美國中央銀行的銀行卻是私有性質的,而其股東的名字全都是頂級機密。

美聯儲成立於1913年,由威爾遜總統簽署成立,但其確定成立的時間卻還要更早上幾年,那個時間是1910年。據說,1910年11月22日夜,紐約城外一節完全密封的火車車廂裏,所有的車窗全部被窗簾嚴密地遮擋住,列車緩緩向南駛去。車廂裏坐著的全是美國最重要的銀行家,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列車的終點是數百英裏之外的佐治亞州的哲基爾島,這些人將在那裏成立美聯儲。

為了使聯邦儲備係統聽起來更有欺騙性,在誰控製美聯儲的問題上,這幫人巧妙地提出“國會控製美聯儲,政府在董事會中擁有代表,但是董事會的多數成員由銀行協會直接或間接控製。”在經過這一番頗具匠心的安排以後,該法案儼然以模擬美國憲法分權與製衡的麵目出現。總統任命,國會審核,獨立人士任董事,銀行家做顧問,真是滴水不漏的設計!

可是,美聯儲成立後的許多年,究竟誰擁有美聯儲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美聯儲自己總是支吾其詞。和英格蘭銀行一樣,美聯儲對股東情況嚴守秘密。眾議員賴特.帕特曼擔任眾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主席長達40年,在其中20年裏,他不斷地提案要求廢除美聯儲,他也一直在試圖發現究竟誰擁有美聯儲。後來,一個叫做尤斯塔的人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後,終於得到了12個美聯儲銀行最初的企業營業執照,上麵清楚地記錄了每個聯儲銀行的股份構成。

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係統的實際控製者,主要股東如下:

洛克菲勒財團所控製下的紐約城市國家銀行即花旗銀行前身,擁有最多的股份。

摩根財團的第一國家銀行。(當這兩家公司在1955年合並成花旗銀行後,它擁有美聯儲紐約銀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實際上決定著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美國總統的任命隻是一枚橡皮圖章而已,而國會聽證會更像一場走過場的表演。)

羅斯切爾德家族擔任董事的漢諾威銀行。

大通銀行(後改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