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還有一件事,我剛聽夏姨電話裏提到C2C電商概念……”
陸塵侃侃而談,來這麼久一直聊的都是夏嫻和李長勝的過往,絲毫沒展現自己商業能力的一麵。
C2C是早期的電商模式,個人通過網絡將物品賣給個人,說不好聽點基本都是二手置換。
好處是降低交易門檻,人人都可以做生意。
壞處是東西雜亂,在品控追責機製不完善的今天,玩C2C簡直就是自焚。
ebay最開始就是搞C2C的。
前期以龍頭之勢進入內地市場未能搶占先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馬老師想通了,彎道超車搞起B2B,B2C,直接奠定了霸主地位。
而後麵等ebay反應過來為時已晚,隻能落得被收購的下場。
起初張琳聽著還挺不屑,不過隨著陸塵越講越多,分析利弊,她那張臉逐漸石化。
再看看旁邊的夏嫻,完全一副沉思的模樣。
張琳從未見過夏總如此模態,無論在什麼場合,她總是以價值輸出的角色麵世,像這樣宛若一個學生認真聽講,從未有過!
“那你覺得以我們現在的社會,適合什麼模式?”夏嫻發問。
“其實互聯網始終隻是個媒介,我有一家商鋪,我租給實體業者,實體業者再售賣東西給顧客。”
“反過來互聯網也是一樣的,我搭建好平台相當於擁有一家商鋪,實體業者在網上發布商品,顧客再挑選商品。”
陸塵侃侃而談,言語之間,極盡成熟,幾乎是把電商攤開了說。
張琳沒忍住:“可互聯網的用戶數還不夠多,按照數據分析,我國起碼2035年才會形成規模。B2C適合大規模投放,以現在來看不合適吧?”
此時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影響還存在,原本欣欣向榮的大行業,現在有很多人都看衰。
張琳有這個想法並不奇怪。
“嗬嗬。”陸塵搖搖頭沒說話,互聯網時代發展何其快?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或者專家能預測的。
夏嫻沉思後開口:“你的意思是先搭框架?等待用戶數爆炸?”
陸塵回了個嗯,再次深入,講起互聯網發展史,還有目前存在的技術壁壘。
輔以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
話講到這裏張琳已然聽不懂了,她隻端坐著內心在那驚濤駭浪。
陸塵,懂的東西好多啊!
連國際形勢都懂!
想到自己狗眼看人低,張琳就不由一陣心虛,此時看陸塵的眼神都變了。
“我國正在商談加入WTO,估摸這一天並不會晚到,全球化是必然趨勢。”
幾番話一說,夏嫻也對陸塵是徹底改觀。
原本以為一個小山坳出來的小青年,並不會懂太多商業上的東西,可今天講的這些話,倒是有幾分年輕時李長勝的影子。
那種藏在深山,審時度勢的氣勢!
“挺好的小陸,你什麼大學畢業的?”夏嫻這才想起來問陸塵的私人情況,不由覺得自己稍顯失禮。
陸塵搖頭笑說:“我看起來有那麼老?我才高考完,還沒去念大學。”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