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末年,太安帝病重,八位皇子為了皇位,開始互相爭鬥,爆發了北離史書記載的“八王之亂”。
明德帝蕭若瑾即位,立年號為明德,琅琊王蕭若風受封為北離大都護,官拜大柱國,執掌軍權,多次率領琅琊軍,力抗南決,保持不敗的神話。
同一時間,南決君主敖秉在位三年,久攻北離不下,為避琅琊王鋒芒,加上君後體弱多病,下令休戰。為立南決國威,鍛國之體魄,下令南決子民人人習武,鍛刀,後稱真武南決。
明德八年,魔教東征,定下“鎖山河”之約,留質子葉安世於北離。真武九年,敖秉立君後嫡子敖玉為太子,宣鎮國將軍南宮嗣之女南宮雪入宮伴讀。
明德十六年,琅琊王謀逆之案震驚北離上下,當時備受明德帝寵愛的,最有望成為太子的六皇子蕭楚河連說十三條琅琊王謀逆之案可疑之處,被明德帝貶為庶人,流放青州。
真武十九年,南決君主聞北離琅琊王謀逆入獄,頓大喜大歎,傳旨南決鎮北將軍梁翀,南決刀仙摘月軍進攻北離,連攻北離三城。
此時北離時局動蕩,朝野上下無一將領敢出兵,明德帝隻好讓上將軍程落英領洛城軍,與琅琊軍餘部前往戰場抗敵。
後封灼墨公子雷夢殺為北離八柱國大將軍,銀衣軍侯支援戰場,為護琅琊軍舊部,終戰死沙場,其子雷無桀時年13歲。
後明德帝判琅琊王謀逆一事屬實,於法場斬首示眾,四守護之中隻有青龍李心月與其女雪月劍仙李寒衣前來相救,後蕭若風自盡於法場,琅琊王一案了結。
南決打了勝仗,並少了一個懸在頭上的勁敵蕭若風,朝堂上人人稱喜,唯有與蕭若風有過對戰的鎮國將軍南宮嗣,鎮北將軍梁翀心升悲愴。
彼時南決太子敖玉年15,還有異母兄弟二人,二皇子敖犀、五皇子敖睿。三子爭端初現於學堂。
因南決人人習武,並鍾愛用刀,南決君主特請刀仙澹台破,於宮外學堂—鍛造堂,選徒授刀法,後太子敖玉拔得頭籌,入刀仙座下為親傳弟子。
敖犀拜刀仙摘月軍為師,五皇子敖睿不通刀法,倒對玉家機關道甚是喜愛,拜玉家家主玉戟子為先生,習玉家百詭道。
話說,自琅琊王一案後,蕭若風之子蕭淩塵被秘密送往海外之地,六皇子蕭楚河被貶為庶人後,在前往青州的路上被神秘人追殺,四守護之白虎,百曉堂堂主姬若風為救蕭楚河,身受重傷,蕭楚河也被廢去經脈,一代天驕就此銷聲匿跡。
四守護青龍李心月在法場與四大監苦戰後重傷,被李寒衣帶回劍塚後傷重而亡。
玄武唐家唐憐月在琅琊王之變時就被唐家唐老太爺唐軒策召回唐門。朱雀槍仙司空長風被琅琊王一封信留在了雪月城。
至此,北離元氣大失,在此後幾年中,一直都在休養生息。
而伴隨著十二年“鎖山河”之約的結束,一場席卷於北離,南決的朝堂與江湖的爭鬥,悄無聲息的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