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你們還不走幹什麼?”說著白子妤將棍子一下插在了地上。
嚇得這群少年落荒而逃。
這趙家奶奶這般年歲了怎麼還有這麼大的力氣……
白子妤好笑的看著逃跑的少年們,拎著棍子樂嗬嗬的回了家。
她的任務終於是完成了,孫令蓉做了李文青的妾,想搞事沒那麼容易。
何況她還找人專門盯著孫令蓉。
隻要沒有孫令蓉,男女主互相扶持,定能擁有原著一樣的榮光。
沈家本還擔心自家女兒婚後是否能過的好,可三朝回門看到女兒臉上的幸福就什麼都明白了。
雖然張家的家風她覺得還不錯,可做媳婦到底不一樣,幸好最後是她多慮了。
周翠翠就這麼一個兒子,有時候思想軸起來倒是做了些不著調的事,奈何有白子妤壓著。
白子妤後來將道理揉碎了細細講給周翠翠,最後周翠翠也是想明白了。
其實身份的轉換有時候就是能改變一個人。
人是自私的,周翠翠向著張雲川她理解但是不能苟同。
說實話一般女子嫁到這樣的人家很多時候會更累,唯一的男子,母親、伯母,姐姐,若是不開明的,那媳婦定會受苦。
所以白子妤給周翠翠做了思想工作,又叮囑了其餘人,倒沒生出什麼事端。
張家三姐妹還好,本不常在家,又和沈靈月有幼年情誼,關係反而親如姐妹。
三姐妹嫁的也不錯,白子妤根據她們的喜好選了可選擇人家裏麵最上乘的。
或許是受張雲川影響,三人嫁的都是書香門第。
出嫁前白子妤和那三個人家約定了不得納妾才同意將自己孫女嫁過去。
三家自然無不同意,他們本也家風清明,小舅子又頗有前途,他們何苦將親家變成仇家。
而且張家姑娘的教養學識在桐華縣也算是不差的,自然也受他們尊敬。
當然,白子妤也很是滿意。張雲川以後雖然成就非凡,但張家到底根基薄弱。
三個孫女嫁去這樣的書香門第是最合適的,既有前途,又不會因為高嫁沒了底氣。
隻要張雲川還在官場,三家想磋磨她的孫女們就得掂量掂量。
張雲川在家裏待了一月就要啟程返回京城了,而白子妤和張方、周翠翠夫妻都跟著他去了京城。
張家雖算不上大富,去京城買個宅子還是不成問題。
張方和周翠翠是不太想離開故土的,可唯一的兒子走了她們心中記掛也待不住。
而白子妤就無所謂了,她又不是真的原主,自然沒有什麼故土難離的情感。
所以白子妤高高興興的收拾東西跟著張雲川走了,桐華縣待了這麼多年她早就待膩了。
張昌和吳惠選擇了留在桐華打理桐華的生意,他們隻是伯父伯母沒道理跟著去京城,他們唯一的女兒在這也不想去。
張昌雖然沒有因為無子責怪過吳惠,但無子到底是他心中的痛。
或許是上天憐惜,張悠倒是一連生了幾個兒子。
張悠的夫家主動提出一個孩子跟張悠姓,張昌頓時熱淚盈眶,這輩子最後的遺憾也沒了。
當然,張悠的夫家也有他們的小心思,一個孩子跟著張家姓,也能拉近他們和張家的關係。
白子妤去了京城後完完全全過上了富家老太太的生活,家中都被沈靈月操持的井井有條。
周翠翠本想管家,畢竟前半輩子都被婆婆壓著,後半輩子總不能還把管家權給媳婦。
然而等白子妤帶著她享受了自由的快樂時,她再也沒有管家的想法了。
整日跟著白子妤將整個京城玩了個遍。張雲川被貶她們見他性命無憂,反倒高興可以換個地方玩。
當然,白子妤也沒有完全當甩手掌櫃,悄摸摸給張雲川透了點點子,張雲川的地方治理之路更為順遂。
尋常老人肯定受不得路途的顛簸,白子妤就沒這個煩惱,反正不到八十死不了。
所以張雲川官做到哪,她跟去哪,還能近距離磕cp。
張雲川和沈靈月的感情比較含蓄內斂,但總能在舉止言行中感受到兩人之間的綿綿情誼。
反正白子妤表示,有時候甜的她牙酸。
這一世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正軌,唯一不同的是孫令蓉比原來更慘了。
孫令蓉畢竟是重生的,又和李文青生活了這麼久,自然知道李文青一些秘密。
所以她就天真的以此為要挾。
可她不知道,籌碼隻有握在地位對等的人手裏才有用。
此舉反而惹怒李文青,讓莫明薇借著此事光明正大的處置了孫令蓉。
至於孫家,李文青漏了點好處孫家就忘了孫令蓉這個人。
他們寵著孫令蓉的前提本就是為家中謀利,隻要能得好處這個女兒過的怎麼樣他們是不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