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國,甘蔗種植已經非常普遍,然而掌握了糖霜技術的地方卻不多,這江州府就是其中一地。

這裏製糖霜的家庭作坊稱之為“糖霜戶”,然而這些糖霜戶所掌握的技術相當簡單,無法完全控製生產過程,導致每年的產量不穩定。

不過,這與翠花也沒啥關係,她是有係統的人。

再來說說這糖水。

糖的廣泛運用,使得百姓也都能吃得起,不過這兒不叫糖水,叫“涼水”。稱之為糖水也行,老百姓也懂。

現在市麵上售賣的種類還挺多的,有甘豆湯、椰子酒、豆兒水、鹵梅水、薑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五苓大順散、紫蘇飲等。

不過好在,這涼水也隻在府城有賣。而她,則要做起這縣城的生意。

這幾天,翠花都在忙碌著糖水生意,三兒媳們都沒去套圈擺攤,在家裏陪著她幹活,其餘人則都出門擺攤去。

從這幾天帶回來的銀錢,也能看出這生意不行了,畢竟到哪都有“山寨”嘛。

小老百姓也不傻,他們還會創新。用筆墨紙硯、活雞、兔、鳥等,把高家人的生意搶的七七八八。

好在,糖水這邊也準備的妥當了,這次高家人不走“取巧”路線,他們要用好吃實惠征服老百姓。

【財富值】:214301文。(五天裏套圈賺的錢再減去糖水備貨錢:68兩)

翠花隻帶了老二跟他媳婦兒出門。

這兩公婆機靈,適合做生意。

這次他們就沒有去永寧縣,就近去了最熱鬧的永福縣。到地才知道,原來啊,在這永福縣裏各家占的位置都是在衙門裏存了檔的,不能隨意調換,每月按位置好壞,收取攤位費。

他們初來乍到,隻能租到邊邊角角的位置,找了個賣餅的人家挨在一塊。

剛把四個銅桶並排放在木桌上,撐起青布遮陽傘,擺上幾張木桌椅凳。

就聽到:“呦,老妹,第一次來擺攤丫,瞅著眼生啊!”賣餅的周嬸邊收拾著爐灶邊熱情笑著跟他們打著招呼。

“哎,我們是前幾日剛入城的難民,第一次來這擺攤,不知老姐兒怎麼稱呼?”翠花笑著迎了上去,大大方方的告知對方來曆。

周嬸也沒嫌棄他們是逃難來的外來戶,擺手道:“哎,生活不易啊!你們就喊我周嬸吧,這附近做生意的都這麼喊我的。”

“你們吃了早沒,我送你們三張餅吧!來嚐嚐嬸的手藝。”這周嬸是個急性子,還沒等他們回複,餅就下鍋了。

周嬸太熱情,高老二都不好意思了,趕忙說:“這哪好意思啊!周嬸你太客氣了,要不,你也來嚐嚐我們的涼水。快,媳婦兒,把那糖水都盛碗給周嬸嚐嚐鮮。”

李氏趕緊盛了四碗糖水,送去周嬸那。

“咦,你們這啥碗勺啊,木做的?竟削的如此光滑。”周嬸摸著碗,拿著勺,疑惑得問道。

兩夫妻瞄了翠花,沒說話。

翠花也隻是笑了笑,這碗勺是她在係統買的可降解稻穀殼。還別說,這顏色看著確實像木做的。

“周嬸,快嚐嚐。”

他們準備的四桶糖水有:

木瓜銀耳枸杞,嫩膚美容。

海帶綠豆,解暑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