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高大的山腳下,有一所石頭小學。
說是小學,其實不過是有一棟低矮破敗的小樓而已。
房子的牆麵都有些裂開了。
屬於危樓。
不過這樣能怎麼樣呢?
在這個大山溝裏邊,能夠有一座小學,已經很不錯了。
有些舊的五星紅旗在一根木頭做的旗杆上迎風飄揚。
操場就是小房子前的一片空地。
沒有硬化過。
也沒有草地。
就是很原始的泥地。
小房子裏隻有一間教室。
裏邊傳出來朗朗地讀書聲。
太陽日漸西斜。
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拿著一個破盆子走到操場上。
他就是這所石頭小學的校長。
今年是他在這所學校執教的第35年。
隻見他用木棒有節奏地敲擊著盆子。
這就是下課的鈴聲。
接著就是學生們三三兩兩的從教室裏出來。
嬉戲打鬧著往外邊走。
很快就走遠了。
最後是一個年輕的男老師走出來。
後邊跟著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牽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
隻見那女孩子衣服已經洗的發白。
臉黝黑黝黑的。
頭發用一根布帶綁得整整齊齊的。
看得出來她人很勤快,即使家裏窮,也把自己收拾得很幹淨整潔。
旁邊的弟弟衣服也洗得發白,但是一樣的幹淨整齊。
男老師語重心長地道:“招娣,你再這樣子下去就耽誤了,老師跟你說的手機來看網課,你可以考慮考慮。”
隻見那個叫招娣的女孩子低下了頭。
手緊緊地拽住弟弟。
聲音低低地:“我先回去跟家裏人商量一下。”
年輕的男老師輕輕地歎了口氣:“你回去跟你家裏人好好的說一下,這事情拖得越久,對你越不好。”
“早點回去吧,等會天黑了,路就不好走了。”
女孩子拉著弟弟,向老師鞠了一個躬才離開。
年輕的男老師回到屬於他的辦公室兼宿舍。
老校長一邊批改作業一邊問道:“怎麼了?安家還是不同意給招娣買手機上網課嗎?”
年輕的男老師把書放在用一塊木板搭著的簡易書桌上。
走到旁邊一個裝著水的臉盆洗手。
他們用粉筆寫字。
一節課下來,手上全都是灰。
“哎,招娣那個女孩子學習成績很好的,小學的課程他已經學完了。如果她不抓緊把初中的知識學下去,以後到鎮上上學了她跟不上的。”
石頭小學隻是為了方便附近石頭村的小孩來上學,所以才一直沒有被裁掉。
等小孩子們到小學四年級後就可以到30公裏地外的鎮上去寄宿上學了。
這個叫安招娣的情況比較特殊。
她爸爸之前在工地裏邊出事去世了。
媽媽在外地打工。
安招娣跟弟弟兩個人跟著癱瘓在床的奶奶過活。
安招娣早就應該到鎮上去寄宿上學了。
可是家裏奶奶不能動彈,弟弟還太小。
如果她再走了之後就沒有人給奶奶和弟弟做飯了。
沒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所以她才拖著一直沒有去鎮上。
老校長若有所思。
停下了批改作業的手。
“要不我找個時間再給招娣她媽再打個電話。知識改變命運,招娣是個好苗子,如果能夠一直讀下去的話很有可能走出大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