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活寶!”張梓若笑意盈盈地看著畫,看著耍寶的孩子們的麵容,他們小時候調皮搗蛋搞怪的種種情形不由得浮上心頭。
她笑意溫和,摸摸畫,千百種感慨都彙成了一句話,“要是他們到京城來,和學院古靈精怪的孩子們聚在一起,豈不是要翻了天了!”
照兒眉開眼笑:“娘,要是他們來了,我也想到學校裏麵住。”
“好。”張梓若一口應下。
他們將畫卷往後翻,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班級的學生,手持書卷,在桃林中或坐或站;或一起跟著體育課老師鍛煉;或在教室當中齊齊聽夫子講課等等。
看到了扶著留聲機,在班級中或站或坐,笑嘻嘻的何樂、方遠等人的集體畫像。
不過,不同於他們上學時的座位次序。畫像當中,方遠和於嫣站在一起,笑容燦爛。方羽坐在凳子上,何樂站在她身後,悄悄捏她頭上的珠花。
呂立頗為嫌棄,站得離何樂遠遠。
已經到南方去了的陳澤也在畫像當中。他站在窗子旁邊,窗台上擺了一艘精巧的樓船模型。
他旁邊是書本攤在桌上,偷偷往書桌中藏遊戲卡牌的李茂……
班中的人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邊是陳澤他們,中間放黑板的地方寫著兩個大字,物理。另外一邊是背著弓箭,英姿颯爽的李清柳以及班中其他女同學們。
張梓若默默的看著,唇角的笑意就沒淡過,把畫卷繼續往後拉。
她看到了站在辦公室外,領著一兩個麵生的夫子,望著操場上玩耍的學生,捋著胡子,笑意融融的孫明。
看到了實驗田裏挽著褲腿的學生們和沈族老、顧八旦等人;看到了麥田旁捧著沉甸甸的麥穗,笑得合不攏嘴的裏正。
看到了布告欄下,指著告示,給大家講解的丁招娣;看到了在院中說笑著裁剪娃娃衣服的桑枝和其家人;看到了在樂園維持秩序的女子巡邏隊;看到了在圖書館捧著圖書閱讀的男女老少……
張梓若和照兒將這幅長畫卷看了又看,怎麼都不舍得收起來。
直到杏月來書房請示,天晚了,可要洗漱休息?
張梓若和照兒才戀戀不舍的卷起畫卷。端月接過畫卷,小心翼翼地裝入畫筒。
這麼一幅畫卷,單看其栩栩如生的人物,豐富多彩的生活景致,就知定然不是凡品!更何況如此巨幅的畫作,古今未有,定可傳世!
張梓若對這幅畫極為珍愛重視,這是學生夫子們、鄉親父老們的心意,是獨一無二的珍寶!
假如這幅畫能流傳的後世,它一定會像清明上河圖一樣,讓後人知道古時的生活狀態,它將跨越時光,娓娓道來那些流逝在曆史長河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