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在低潮時進去,在高潮時退出,是投資成功的必殺技。我一個職業炒股的朋友,就很懂得“低潮時進入,高潮時退出”的哲理,所以他一直處於不敗之勢。低潮的時候,人棄我取,沒有人和你搶,進去很從容,高潮的時候,人取我棄,別人正在瘋搶,你可以毫不費力地輕鬆拋出,不一定賣在最高,但卻已經勝利了。
投資領域,無論是股市、房市、彙市、期市、郵市,還是收藏品市場,一般人的心態,都是從眾心理在作怪,買漲不買跌,賣跌不賣漲,高位時搶籌追入,低位時斬倉割肉,用這樣的心態去指揮自己的操作,必然屢戰屢敗,成為市場大多數分子一一輸家。要想成為少數贏家,就必須學會低潮時進入高潮中退出。
人生亦如此,在高潮時離開,不是看破紅塵、與世無爭,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當年範蠡輔助勾踐二十多年,在越國被吳國滅了之後,是他提出降吳複國的計策,並和越王勾踐一起到吳國為奴,千方百計幫越王勾踐回國,成為勾踐滅吳的大功臣。當勾踐複國之後,他知道勾踐是一個能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於是他急流勇退,毅然棄官離去,李白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中說的便是範蠡。後來事實證明,範蠡的做法是對的。
那些置身於權力場的人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當你的權勢達到頂峰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穩如泰山,要清醒地認識到“福兮禍所伏”,在錦繡前程之後,可能早就隱藏著危機!也許,你已經坐在即將噴發的火山口上,隻是自己不知道罷了!當掌聲響起來的時候,要早做安排,及早抽身離開,以免災禍上身。
花半開,酒半醉,這樣才能享受到人生真正的樂趣,留下一段津津樂道的回憶。如果非要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才離開,隻會感到失落。花開最美的時候就是即將凋謝的時候,在功名利祿麵前,嚐到甜頭就要知足,千萬不要貪得無厭,否則就會走火入魔。
該謙虛的時候謙虛,不該謙虛的時候當仁不讓
克契到佛光禪師那裏學禪,由於個性客氣,遇事總是不麻煩別人,就連修行,也是一個人悶著頭默默地進行。
一天,佛光禪師問他說:“你來我這兒也有12個年頭了,有沒有什麼問題?要不要坐下來聊聊?”
克契連忙回答:“禪師您已經很忙了,學僧怎好隨便打擾呢?”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眼,又是三個秋冬。
這天,佛光禪師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點他,主動問道:“克契啊!你在參禪修道上可有遇到些什麼問題嗎?有的話就要開口問。”克契答道:“禪師您那麼忙,學僧不好耽誤您的時間!”
一年後,克契經過佛光禪師禪房外,禪師再對克契語道:“克契你過來,今天我有空,不妨進禪室來談談禪道。”
克契禪僧趕忙合掌作禮,不好意思地說:“禪師很忙,我怎能隨便浪費您的時間?”佛光禪師知道克契過分謙虛,這樣的話,再怎樣參禪,也是無法開悟的,非采取更直接的態度不可了,所以當佛光禪師再次遇到克契的時候,便明白地對克契說:“學道坐禪,要不斷參究,你為何老是不來問我呢?”
隻見克契仍然應道:“老禪師,您忙!學僧實在是不敢打擾!”這時,佛光禪師大聲喝道:“忙!忙!我究竟是為誰在忙呢?除了別人,我也可以為你忙呀!”佛光禪師這一句“我也可以為你忙”的話,頓時打入了克契的心中。
一個求職者在麵試時,遇到過一個這樣的問題。
老板問他:“你為何想到我公司裏來幹?”他本來是個挺有能力的人,但是出於謙虛考慮,他很很認真的回答:“我是來學習的,希望能獲得更快更大的進步。”麵試結果是,還不到三分鍾,他就被淘汰了。原因正是由於他太過於謙虛。因為,公司需要的是能夠勝任公司工作,給公司帶來效益的人才,而不是來學習的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