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尼泊爾充滿期待地過了第一天。看過破敗髒亂的加都市容,感覺北京是何等的繁華整潔。不過,尼泊爾人給我們的印象是友善、平和、從容的。這裏看不到現代的節奏,卻不乏滿足的笑容。
從加都到塔魯族小村落
到尼泊爾的第二天,早上我們6點多起來,就直接去了加德滿都的老皇宮杜巴廣場。通常這是眾多遊客來尼泊爾必定參觀的一站。選擇一早去是因為導遊Raju說這樣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原汁原味的杜巴廣場。去晚了,各類人等就太多太雜了,真實的杜巴廣場的景象就會打折扣。不過呢,原汁原味的杜巴廣場把我們每個人都嚇了一大跳。
車子停在了離廣場步行大約5分鍾的地方。我們下了車,步行穿過小街去廣場。昨天下過雨,坑坑窪窪的小街有不少積水,加上小街到處散落著垃圾,我們不得不看著腳下,挑幹淨的地方走。
天還早,但是小街上的路人也不少了。有人頭頂著裝菜的大籮筐,疾步從我們身邊走過;還有不少自行車或是三輪小汽車運送著蔬菜水果,往來在我們周圍。Leo好奇地看著他們,我也納悶,怎麼菜農都要經過這裏?到了廣場,看到各路小販隨意地在廣場路邊擺攤做生意。原來,杜巴廣場不僅是記載曆史長河中宗教藝術的殿堂,還是現代尼泊爾人的熱鬧的自由市場;這裏不僅有世界各國的參觀者,更多的是隨意擺攤的當地尼泊爾人。
雲集在杜巴廣場的都是加德滿都最保守最輝煌最有價值的建築。我們先到了“獨木廟”。其實這是一座不太起眼的塔廟式老建築。因為它是公元12世紀時用一棵巨樹的木料建成的,所以出了名。在杜巴廣場上比“獨木廟”更為華麗的建築還有很多隻是名字都不太好記。
在當地人流和車流中穿行,聽著廣場上商販大聲叫賣,看著機動車和人力車往來穿梭,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置身於這些有幾百年曆史的建築群中,看著路邊走過的苦行僧,台階上睡懶覺的狗,停留在廣場中央的牛還有鴿子,好像是不變的久遠的畫麵,一眼看千年。
參觀完了廣場,我們回到酒店,吃過了自助早餐,8點又一次上車,離開加德滿都前往奇特旺國家森林公園。奇特旺(Chitwan)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在尼泊爾王國獨立前,這裏一度是英國、印度的王室和貴族專用的狩獵場。它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丘陵地帶中為數不多的未遭到破壞的自然區域,更是世界上罕見的亞洲獨角犀牛的棲息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後棲息地。
車子開了有五個多小時,大約下午一點多鍾我們到了奇特旺。這裏是典型的熱帶氣候,正午的溫度近三十度。午餐完畢後,我們又一次被要求休息兩個小時(我感覺可能當地人有午睡的習慣,所以中午都歇著了)。Leo沒有午睡的習慣,百無聊賴地在花園裏蕩秋千,躺在樹床上看書。我則進屋收拾。等我再次出來的時候,Leo居然已經拉來了幾位還沒有混熟的同行的叔叔阿姨們,坐在花園裏的涼亭裏打牌。這裏特別感謝旅行中認識的兩對上海小夫妻(其中一位現在已經成了Leo的上海幹媽了)。他們在旅途中幫我照顧Leo,陪他玩,給他好吃的。所以雖然比起以往在發達國家度假的好日子,這次的旅行的確有點艱苦,但是因為旅途中有了這幾位大朋友,讓我家的小朋友每天都樂嗬嗬的。我也剛好趁此機會,告訴Leo有朋友是件多麼快樂的事兒,學會交朋友對他的一生有多麼重要。
四點半的時候,太陽西斜了,天也涼快起來。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走向了這裏的鄉間小路,去參觀當地塔魯民族的小村落。據說塔魯族至今還保留著一些母係社會的傳統習俗,我們在塔魯村子裏,的確看到女人比男人多。這裏村民的生活不富裕,房子大多以泥土與象草搭建而成,低矮簡樸,裏麵是簡陋的生活設施。不過塔魯女人們身上豔麗的服飾,給老舊的村莊添上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我們沿著小河往前走,小河的水麵顯得異常平靜,河邊近水處是一片片的蘆葦。近處的蘆葦蕩裏有歸航的獨木舟,遠處的平原上慢步走來的是收工的大象,一派靜謐祥和的景象。這時,看著天邊的落日,我在想,不管有多少財富,如果能時常在這樣的地方與世無爭地看日落,看夕陽,生活也是幸福的。
悠閑地看過了塔魯人的村落,我們走回酒店,這時的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黑了。酒店門口的小廣場上,不知何時已經擺了一大圈椅子,當地的塔魯民族的歌舞表演就要上演了。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們欣賞著原生態的舞蹈,雖然塔魯人的舞蹈動作有點單一,但是每個舞者都表演得很投入。隻是,這個時候周圍無數的蚊子圍攻著我們。我們打著哈欠,趕著蚊子,看著節目,腦海裏更多的是對於第二天能騎著大象,開著吉普進到森林深處的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