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博物館的饕餮盛宴
今天很多中國人到了紐約,不會有太多的驚奇和太多的興奮。一樣的高樓林立、一樣的人來人往,隨處可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就連鄉音也是隨處可聞。但是和國內的大都市不一樣,這裏有太多太棒的博物館,遍及這個大都市的各個角落。這個事實令我驚奇又興奮。我雖然不是藝術家,但也多少算是個文藝青年。所以雖然2011年夏天的紐約行程很滿,我們做得最多的還是逛紐約的博物館。
不過因為我們此行時間不長,所以也隻能蜻蜓點水地逛了幾個較為經典的。在紐約130多個主題各異的博物館中,首屈一指的當然是與倫敦大英博物館齊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這個博物館最大,展品最多。它素有“美國的盧浮宮”之稱。作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大都會博物館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好地方。它最早由一群傑出的社會名流、慈善家和藝術家出資建成,收藏有自史前到當代的200多萬件世界藝術珍品。
大都會博物館興建於1873年,位於紐約中心公園第五大道82街。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有著高台階、大廊柱。占地8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麵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大都會裏收藏了200萬件藝術品,分布於140萬平方英尺的廣闊展覽麵積中,所以即使在裏頭待上一整天,也僅止於走馬觀花而已。
走進博物館,我們先在一樓的大廳買票,博物館的票價成人20美元一位,小朋友10美元一位。門票很可愛,是個圓圓的紫色的小鋁片,上麵有個M符號,可以壓在領子上麵。買票的地方旁邊有多國語言的導遊圖,拿了一張,先看看它的大致情況。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很豐富,而且是全方位的收藏,充分顯示了它“博物”的特性。它除了收藏繪畫和雕塑作品外,還收藏樂器、服裝、攝影、家具、建築、寶石;收藏品的地城範圍跨度也很大,從古羅馬、古希臘、東南亞、非洲、中東、西亞到中國及日本乃至美國本土藝術,無所不有。幾乎人類所有的文明史都在這明亮、寬敞、豪華的大廳裏展示著。
我們到了著名的埃及廳。古埃及藝術展區裏的展品包括史前時代至公元8世紀。最令人讚歎的就是美國將羅馬大帝所建造的高聳的丹德神廟,完整地從埃及搬了過來。話說當時美國幫助埃及修建阿斯旺大壩,這個神廟剛好就在大壩的下麵,埃及政府大概覺得反正都是要被淹,不如借花獻佛,送給美國當謝禮。所以這個神廟現如今就這麼被完整地出現在了大都會博物館。丹德神廟被搬到紐約來後,人們在神廟近周建造了優雅的水池,一起陳設在寬闊又挑高的展覽館內,當陽光從采光充足的整片玻璃門投射進來時,恍如時光倒流至公元前1世紀的埃及。
二樓有著名的東方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中國古代物品,如商周漢青銅器、唐宋明清瓷器、明代木家具、清代繪畫等,其中有些還是中國已經失傳的孤品,可謂件件價值連城。大廳的牆麵還高豎著全館最大的展品——中國山西省廣勝寺宋元壁畫,十餘米長,六米多寬,繪製的如來和眾佛、菩薩神像栩栩如生,威嚴莊重。Leo很納悶,這麼大的寶貝是如何來的呢?
在大都會的三樓還有一個蘇州園林——明軒。著名的亞斯特庭院(AstorCourt),也稱中國庭院,就建在這樓上。這座蘇州式園林是美國著名女作家亞斯特(Astor)在20世紀70年代捐資興建,1981年對外開放的。亞斯特女士出身美國石油世家,青少年時隨父親長期在中國居住,年老時就想把她看到的中國的美傳遞給美國人,後來決定捐獻一座中國庭園給大都會博物館,她認為那是中國的至美。她造的亞斯特庭院是仿造蘇州名園的“殿春”。20世紀30年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張善弱兄弟曾借住“殿春”作書房和畫室。亞斯特本人也住過那裏。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是一座集萬千寶貝於一身的寶館。它把曆史上各個時期的人類文化遺產收集到一起,不僅講述自家曆史,還向世人展示全人類五千年的世界文明。讓現在的我們看到自己的先人蹣跚走過的文化旅程。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讓我們一家大小沉浸在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時間裏,對美妙的大千世界有了進一步認知和無盡的遐想。
逛博物館,不比逛街輕鬆,收獲卻遠比逛街要豐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