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到山裏,我們也看到了熊。而且是兩隻大熊和兩隻小熊,Leo說,嘿,是熊媽媽爸爸帶著兩個熊寶寶!兩隻小熊很淘氣,一直在打架嬉戲,在地上滾來滾去。Dale說,在山裏的熊不是很幸福,它們隻能找漿果吃。不像阿拉斯加南部海岸的熊,它們在那裏還能吃到魚。Leo點評說:“吃素的熊!”憨憨的小熊寶寶完全不知不遠處的我們此刻對它無盡的關注,仍然旁若無人地耍著。
我們還看到了在覓食的麋鹿。車子停在一邊,讓我們觀看。麋鹿在扭轉頭的時候還是看到了我們,它待在那裏好幾秒鍾,不過沒有被嚇跑,反而繼續悠閑地吃著草。咀嚼的時候,還不停地好奇地抬頭看向我們。我們滿車的相機不停地哢嚓著,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的好胃口。
進山後的兩天多,天氣特別好,陽光普照。每天,德納裏的最高峰都撥開雲霧,俯瞰大地,我們足足飽覽了兩天,欣賞夠了德納裏非凡的氣勢。在這裏,連綿不斷的壯麗冰川、蜿蜒曲折的晶瑩溪流、絢麗耀眼的陽光、憨態可掬的野生動物……上帝之手創造的種種天然純淨之物彙聚於此。現在的德納裏和千年前的德納裏沒有太多的改變,站在廣闊的山間,仿佛穿越時空,和千年前的古人並肩欣賞著同樣的大自然的美景。
費爾班克斯淘金記
2010的夏天,我們邂逅了阿拉斯加,並帶著Leo在古老的金礦找尋了沉睡百年的淘金者遺夢。
在離開德納裏國家公園後,我們開往了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這是阿拉斯加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城市和欣賞極光的最佳地點。據說在這裏,一年中有200多天可以看到絢爛的極光(不過我們這次有點遺憾,沒有看到)。
當年,阿拉斯加順利過戶美國後,這片曾經荒涼的土地湧入了兩萬多人,他們都抱著淘金的夢想,在此處生根發芽。這個曾經的“不毛之地”卻蘊藏著豐富的地下寶藏:石油、黃金、銅、鉑、銀等,特別是北極地區,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極大。此外,太平洋東北部暖流使阿拉斯加南部沿海峽灣島嶼成為世界著名漁場,盛產三文魚和大比目魚。從當年的黃金熱,到後來發現的黑金(石油);從世界著名的漁場,到旅遊勝地,這片以每英畝僅2分錢買來的土地成了一個聚寶盆,這是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意外的幸運。
費爾班克斯的曆史就是和黃金聯係在一起的。1901年以前,它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而隨著附近的河穀發現了黃金,大批淘金客從四麵八方湧向這裏,形成了1849年舊金山淘金熱之後的又一淘金狂潮,這裏也迅速擴張成一個新型的城市。因為費爾班克斯地處內陸,沒法坐船前去,當年最便當的線路是取道加拿大境內的道森城(DawsonCity),冬季大雪封山沒法進去,許多淘金客擁堵在道森小城裏,彈盡糧絕,多數人隻能打道回府,還有人凍餓而死。真正到達費爾班克斯的,隻是少數罷了,掘到金子的,更是鳳毛麟角。
如今的費爾班克斯喧鬧不再,但憑借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成為一個頗受歡迎的度假勝地。這裏現在還是貿易和交通中心,擁有海、陸軍基地,阿拉斯加大學也坐落在此。這裏可玩的很多,可以乘坐老式遊艇了解百年前的淘金曆史,乘雪橇體驗阿拉斯加的獨有風情,或在星光和極光交相輝映的夜空下泡泡溫泉,這些都是極為難得的極地體驗。在眾多活動中,對Leo吸引力最大的莫過於淘金。
Leo從小就對掙錢“想入非非”,當然也知道沒有付出沒有收獲的道理。現在有這樣一個讓他付出些許勞動,就能淘到金子的活動,著實讓Leo興奮雀躍了好久。那天一早,Leo早早就起來了,催著我們去金礦,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Jack是派來接我們去淘金的司機。這天Jack要接的遊客不多,隻有我們三個,所以我們的行程就相對自由些。因為時間寬裕,Jack還順便帶著我們逛了逛費爾班克斯的市中心。這裏有很多餐館,它們中的許多仍然保留著淘金年代的裝潢,據說有的酒吧連釀的啤酒也仍是昔時的配方。我們到的早,餐館酒吧都還沒有營業,隻能透過酒館的窗戶往裏看,禁不住想象昔時淘金者結束了一天的辛苦勞作後,是如何聚集在這個小酒館,圍在火爐旁,一邊暢飲啤酒,一邊感傷命運的。
我們總算到了。Leo喜笑顏開。EldoradoGoldMine是昔日的金礦改造成的“采金博物館”,現任礦主利用這裏的資源開發了旅遊業,從參觀金礦,到講解淘金曆史、工具、流程,一直到真人示範,再到來訪者自己動手淘金,讓人體驗當年的淘金熱潮。在這美元貶值的年份裏,給親朋好友帶點黃金硬貨作為紀念品,還是很吸引人的。聰明的礦主如此這般地讓遊客享受淘金的樂趣,同時也用其招攬遊客得來的金子來維持這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