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 親(上)】(1 / 3)

(感謝大盟、趙無恤2014)

施彥捧著水囊,大口灌水,一任水漬從口角溢出,衣襟淋漓。最後將水狠狠倒在頭頂,澆濕滿身,重重將水囊頓地,大口喘氣,在馬悍溫和注視下,將事件原委一一道出。

在馬悍離開常山,剛回到遼西不久,中山甄氏,也有一支長長的車馬隊伍啟程,前往遼東。這是一支送嫁隊伍,甄氏三女甄沁,出嫁遼東太守公孫度次子公孫恭。

從中山到遼東,可走陸路,也可走海路,海路用時較短,而且沿途尚算平靖,甄氏在遼東的商賈往來,多行此道。但這一次不走運,正碰上幽州大戰,青州刺史田楷為防範袁紹混水摸魚,封鎖了渤海與青州,禁止冀州商賈通行。無奈之下,甄氏送嫁隊伍隻得改走幽州以西。從飛狐口進入代郡,自高柳出關,經彈汗山一路折向東北,過平岡、柳城、陽樂,進入遼東屬國。

這一走就是一個多月,雖然行程艱難,尚幸一路平安,沿途各部落勢力都給遼東太守與中山甄氏的麵子,拂照接待,甚是熱情。這種好運一直持續到遼東屬國,隨之轉為厄運。

就在昨日,送嫁隊伍遭遇了一支烏丸騎兵,對方突然下手,連人帶車,盡數被劫。施彥等隨行護衛被關押在帳子裏,夜半時趁看守不備,割破帳子逃跑。當時逃跑的足有十多人,先後被烏丸人抓了回去,最終隻有施彥成功逃脫……當然,若不是遇上馬悍,施彥遲早也要被抓回去。

施彥說完之後,雙膝跪地,重重叩拜:“懇請馬君務必救回三娘子,甄氏上下俱感大恩。”

馬悍摩挲著下巴,琢磨一下,問道:“你們被俘時,有說了這是遼東太守府的送親隊嗎?”

“說了,但烏丸人根本不理會。”

這倒奇了,這遼東屬國,竟然還有不懼公孫度,公然打臉的家夥存在麼?不過想想也不足為怪,這遼東屬國就地域性而言,天然歸屬遼東郡,但其實卻是掛在公孫瓚的名下,公孫瓚的一長串頭銜裏,還掛著一個遼東屬國長史的職位呢。而這也是公孫瓚擠身入千石高官的第一個職位,在他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早些年,公孫瓚與叛亂的張純、張舉、丘力居於遼東屬國的石門大戰,戰火差點燒到遼東。之後公孫度經營遼東,公孫瓚掉頭南向,與袁紹爭雄。這遼東屬國的歸屬,就變得模糊起來。公孫度是想下手,卻又不敢,生怕招惹那個煞星,而公孫瓚占著一塊飛地,也不吐出,我吃不下,也要梗著你,結果遼東屬國就成了一塊三不管的地域。

屬國郡縣官員還好點,畢竟背靠遼東,多有仰仗,政治傾向於遼東多過幽州,但當地胡人卻不怎麼賣公孫度的賬。胡人崇敬強者,鄙視弱者。雖然大家都姓公孫,但遼東公孫與幽州公孫相比,那可差太遠了。胡人畏白馬將軍,可不懼遼東公孫。而且鑒於遼東屬國的特殊性,公孫度也不敢妄動刀兵,誰知道會不會引起幽州方麵的反彈?所以遼東屬國的胡人,尤其是實力強勁的烏丸人,對遼東方麵一向不怎麼感冒。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孫瓚滅亡、公孫度稱王之後才逐漸好轉,不過那是後話了,至少在目前,遼東屬國的烏丸人還真不把公孫度放在眼裏。

大致明白了事情經過,馬悍招招手:“把那兩個烏丸人帶過來。”

馬悍直接用烏丸語,也就是帶漠北口音並有少許變音的匈奴語問道:“你們部帳大人是誰?”

一聽這口地道的烏丸語,那兩個烏丸人忐忑的心頓時安定不少,喜出望外道:“你也是烏丸人?請問是那位部帳大人手下?”他們把馬悍當成投奔白狼城的烏丸同族了。